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考点、知识点1.培养基的概念、种类、成分。2.无菌操作技术。3.消毒和灭菌的常用方法。4.制备培养基和分离纯化大肠杆菌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5.实验结果分析。学习目标1.基础知识方面(1)能说出培养基的种类和划分依据。(2)通过展示图片,学生了解无菌操作技术的环境和实验室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能说出各种消毒灭菌方法的使用对象和条件。(3)掌握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进行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方法。2.基本技能方面(1)培养和发展学生实验技能和素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培养勇于探究未知的科学精神。重、难点重点: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及微生物的接种方法。难点:纯化大肠杆菌的操作过程。学习环节和内容学生活动建议教师活动建议引入新课微生物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健康密切相关。前面我们学习的传统发酵技术就是利用不同微生物得到发酵产品,满足我们的生活需要。巴斯德通过实验发现并解决了葡萄酒变质变酸的问题,那么如何在实验室将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从而应用于生产呢?这就是本专题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要获得纯净的培养物,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要满足哪两方面呀?阅读课题背景。引导进入新课一、基础知识(一)、培养基1.培养基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阅读教材14页最后一段质,我们把这个基质称为--培养基。2.培养基配制:(1)营养构成:不同的培养基共同的营养物质有哪些?四大营养要素,重点分析:碳源和氮源那么培养基到底需要添加哪些营养物质呢?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思考:为什么大多数培养基都含有这四种营养成分?这就要从细胞的化学元素组成来看,任何生物组成都离不开元素,回忆一下必修一我们学过组成细胞主要元素有哪些?是C,H,O,N,P,S,培养基是提供营养物质的一个场合。我们都知道生物生命活动离不开水,C是组成生物的最基本元素,N是主要元素,无机盐是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平衡的重要因素。(2)不同需求:在提供以上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不同微生物生长的需求,如对PH、特殊营养物质(如维生素)以及氧气的需求。举例说明:3.培养基的种类但是不同微生物适宜生长的环境也有差异,因此培养基的种类也多种多样,按照不同的划分方式,可分为以下多种类型的培养基:按物理状态来分: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按功能来分: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按成分来分: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特别注意: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的区别和应用,举例说明【扩展】4.培养基配制原则①目的要明确:根据培养的微生物种类、培养的目的等确定培养基的类型和配制量。②营养要协调: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要适宜。③pH要适宜:细菌培养基pH中性或偏碱性,霉菌培养基呈酸性。(二)、无菌技术1.获得纯净培养物最关键的一步是什么?防止外来杂菌入侵。如何避开杂菌呢?阅读练习册P16(表解)思考并回答问题阅读教材P15相关内容结合练习册学习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完成表格教师分别对各类培养基进行讲解课件展示内容、图片(强调无菌操作措施)2.消毒和灭菌(掌握两个概念)消毒: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灭菌:指使用强烈的物理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了解消毒与灭菌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别。并完成下面表格。比较项作用强度消灭微生物的数量芽孢孢子能否被消灭消毒较为温和部分活状态的微生物不能灭菌强烈全部微生物能实验室常用的消毒方法:煮沸消毒法:生活用具。巴氏消毒法:牛奶。化学试剂消毒:酒精擦手、氯气消毒水源等。紫外线消毒:无菌室等。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灼烧灭菌: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及其他金属用具。干热灭菌: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等)和金属用具。高压蒸汽灭菌:培养基、无菌水、敷料等。二、实验操作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进行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的实验,可分成两个阶段进行:(一)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播放培养基制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