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辽阔的疆域》(第1课时)教案【课题】八上第一章第一课辽阔的疆域(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通过与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纬度位置的比较,认识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通过与蒙古和日本海陆位置的比较,认识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难点)3.看图说出我国14个陆上邻国,认识我国是陆地大国。(重点)【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教具准备】地球仪、多媒体课件、地图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大中国》并展示歌词,鼓励学生跟着一起唱,以激发其积极性。再引用“景色也不错,······好大的一个家······我们的大中国”等歌词引出相关的图片(教材P2中的图片)。教师向学生同一个时间段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风景,说明中国的辽阔。学生欣赏令人振奋的爱国歌曲及祖国美丽的景观图片,引起热爱祖国、热爱地理的情感。通过景观和歌曲欣赏,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及了解祖国的欲望。展示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通过与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纬度位置的比较,认识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通过与蒙古和日本海陆位置的比较,认识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难点)3.看图说出我国14个陆上邻国,认识我国是陆地大国。(重点)学生朗读,并识记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知道重点、难点,增加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衔接与过渡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的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同学们回顾一下,要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位置,一般从哪几个方面分析加学生回顾,并回答: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通过设问,将学生带入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以描述?演示观察课件展示地球仪,要求学生快速的找出中国。同时课件闪烁几条重要的经纬线: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20W和160E的经线圈。并出示表格要求学生完成:半球位置南北半球:半球东西半球:半球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地区在带,小部分在带,没有带。海陆位置洲东部,洋西岸。是一个的国家。学生找中国的位置,看课件中闪烁的经纬线思考并完成表格,尝试描述中国的位置。小组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中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南北半球:北半球东西半球:东半球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地区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通过闪烁几条重要的经纬线,来诱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中国的地理位置,同时培养学生从地图中捕捉地理信息的能力。衔接与过渡刚才我们知道了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那么下面几个国家和我国的位置有何不同。观察与发现课件展示图1-1-2中国与四国地理位置的比较。(闪烁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蒙古、日本)读图分析填表1、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国家纬度位置俄罗斯印度尼西亚中国学生读图分析,完成图表。小组间进行合作交流,理解我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1、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国家纬度位置俄罗斯纬度高,气候寒冷印度尼西亚纬度低,气候湿热中国中纬度,气候宜人培养学生分析对比能力和观察能力,并通过小组内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正确表达和团结协作能力。2、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国家海陆位置日本蒙古中国总结:适合人类居住,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2、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国家海陆位置日本岛国蒙古内陆国中国海陆兼备总结:交通便利,利于对外交往,可以发展海洋事业。衔接与过渡通过上面的对比分析,我们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那么她在发展农业生产、对外交往、海洋事业等方面有什么好处?合作探究教师展示图表地理位置优越性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对外交往发展海洋事业教师利于课件展示: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图片,让学生感性认识,进而进一步分析,达到理性的认识。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地理位置优越性发展农业生产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发展对外交往海陆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