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辽阔的疆域(第1课时)教案【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判断依据。2.通过与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纬度位置的比较,认识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通过与蒙古和日本海陆位置的比较,认识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重点)3.能用准确的语言向小组内其他成员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难点)【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读图思考法、启发诱导法、对比法。【教具准备】地图册、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播放我国长城、天安门、南沙群岛等自然人文景观图片,配背景音乐《大中国》。同学们刚才欣赏的是我们伟大祖国壮丽的山川河流,你爱我们的祖国吗?爱她,就要了解她,了解她,才能更好的建设她,从今天起,我们就要来学习中国地理了。学生欣赏令人振奋的爱国歌曲及祖国美丽的景观图片,引起热爱祖国、热爱地理的情感。通过景观和歌曲欣赏,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及了解祖国的欲望。承转过渡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的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同学们回顾一下,要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位置,一般从哪几个方面分析加以描述?学生回顾,并回答: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通过设问,将学生带入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自主学习教师明确学生学习任务:阅读课本第2页图文资料,完成读图思考题1、2、3.并出示表格要求学生完成:半球位置南北半球:半球东西半球:半球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地区在带,小部分在带,没有带。海陆位置洲东部,洋西岸。学生根据要求,认真观察地图,独立思考,完成读图要求及教师出示的表格。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情。小组内交流答案。展示成果教师出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引导学生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说出判定的依据。学生展示分析这部分知识的思路和方法。(学生指图回答我国三个位置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在地图上提取地理信息,明确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能力。承转过渡以上我们了解了我国的地理位置,那么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好不好呢?那就要通过比较才知道。下面让我们共同探究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合作探究明确任务:读课本P3图1.2,完成:1.比较我国与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纬度位置有何不同?说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2.比较我国与蒙古、日本海陆位置有何不同?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先完成课本三个活动题中的前两个,降低难度,便于教师诱导点拨。展示交流教师出示“亚洲政区图”,引导学生据图分析。学生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分析展示。1.我国与俄罗斯和印尼比较,学生能分析出来俄罗斯纬度高,气候寒冷;印尼纬度低,气候过于湿热;而我国大部分在中纬度,气候宜人。诱导点拨教师进一步诱导:我国的纬度位置,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与学生读“中国的温度带”图,了解我国跨多个温度教师适时展示相关图俄罗斯、印尼有没有区别呢?(此时,教师适时补充资料:出示“中国的温度带”图,然后再出示不同温度带中的代表农作物和水果图片。)教师补充材料:出示“古代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第二亚欧大陆桥”、“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来加深我国海陆位置在发展对外交往方面优越性的理解,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带,并根据我国不同温度带代表农作物的分布及种类多样性,总结得出:我国纬度位置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2.学生说出蒙古和日本的海陆位置在对外交往方面的利与弊,比较得出我国“海陆兼备”的海陆位置的优越性。片,弥补学生知识面窄的不足,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承转过渡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能否更系统的举例说出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呢?合作探究3.补充下表,举例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对外交往发展海洋事业其他方面学生进一步总结完善活动3表格。分步诱导,层层递进,适时补充,激活思维,开阔视野。诱导点拨发展海洋事业方面,教师补充资料:课件展示我国海洋养殖和捕捞、海洋资源开发、台湾盐场、潮汐发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