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经济常识》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重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难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素质要求:1、知识方面:识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和作用;理解:⑴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意义;⑵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必要性;运用:收集有关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2、能力方面:组织参观国有企业,了解企业改革前后的巨大变化,谈感想、谈认识,提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历史地、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3、思想觉悟方面:⑴用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教育学生学习工人阶级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⑵通过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作用、现状的讲解,启发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成为有知识、有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人才;【重点及解决办法】1、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从课程目标看,它是本课惟一需要运用的知识点;从现实看,是由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作用以及现状决定的;从学生的思想认识看,在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进行重大调整的,更需要澄清思想认识上的混乱,解决学生认识上困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把握,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按照教材的要求,讲清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的三点表现;第二,搜集一些具体数据,说明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第三是列举一些具体实例,如邯钢、宝钢、三峡工程等。来说明这一问题;第四强调指出国有企业,尤其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其经营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巩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复习提问:1997年9月在北京展览馆举办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五年辉煌成果展,其中有这样一组数据:(见投影片1和投影片2)(提问)(1)投影片1说明了什么?用心爱心专心投影片2对企业划分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投影片1和投影片2谈谈你对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认识。(设计此提问的目的有三:1)使学生从整体结构上把握本课时的内容;2)在温故中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思考;3)从学生认识上的困惑点入手启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从1996年与1992年工业总产值所有制结构的对比可以看出: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其中国有经济的比重下降幅度最大,而集体经济的比重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增加阳,个全和其他经济的比重大大增加,但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的仍然是公有制经济。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投影片2对企业的划分体现了三个标准:(1)从企业的经营内容和行业属性看,它属于工业企业;(2)从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及有关法律规定看,它属于国有企业;(3)从企业规模看,它分为大、中、小型的企业。从这两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从数量上看,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的比重在减少,而国有企业中数量最多的又是小型国有企业。由此我们能否得出结论: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已经无足轻重了呢?导入新课: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在工业总产值中只占28.5%的国民经济,在国有企业中只占17.8%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无足轻重呢?这就是本节课要搞清楚的问题。1.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板书)2.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地地位和作用──支柱(板书)(提问)从所有制结构看,什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又是什么?(教师提示,学生回答)要注意区分国民经济的主体、主导和支柱。公有制经济是主体,国有经济是主导,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支柱。主体是一个比重概念,是指事物的主要部分;主导是一个权重概念,是指主要的并且能够引导事物发展方向;支柱比喻中坚力量,是指在整个事物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主体,也不是主导,而是支柱。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看“投影”片3:行业国有企业市场占有率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97.68%木材及竹材采运业96.72%烟草加工业96.86%石油加工及炼焦业88.93%用心爱心专心煤气的生产和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