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个体发育(1)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1)种子的各部分结构是由花的哪些结构发育来的。2)受精卵和受精极核的遗传物质基础。3)能用自己的话描述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的全过程。4)高等动物胚胎发育的大致过程。5)陆生脊椎动物羊膜出现的意义。6)高等动物的胚后发育的特点,以及变态发育的概念。能力目标1.通过了解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记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2.让学生了解种子的每个结构是由子房内哪部分结构发育而来的,训练学生形象思维力。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2.通过了解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训练学生的生态学观点。●重点·落实方案重点1.种子的形成过程。2.胚从卵裂、囊胚到原肠胚的发育过程。3.羊膜出现的意义。落实方案1.植物的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边讲解、边板书的方法落实重点。2.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通过录像带或多媒体展示动态变化。●难点·突破策略难点1.胚的发育。2.原肠胚和三胚层的形成。突破策略原肠胚和三胚层的形成,结合教材P115图5—16原肠胚的形成过程图,配合手势比划讲解。●教具准备1.胚珠的结构挂图。2.胚的发育过程的复合投影片(或剪贴图)。3.胚胎发育及原肠胚的形成过程录像带或多媒体课件。●学法指导1.结合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理解高等植物个体发育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意义。2.抓住被子植物个体发育各阶段特征,理解胚柄、子叶、胚乳在供给养料方面的差别。3.抓住原肠胚的形成过程,理解原肠腔三胚层的形成及意义。4.注意区别下列易混淆的名词概念。胚囊:被子植物胚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双受精发生的场所。其中重要的结构是卵细胞、极核。囊胚:高等动物个体发育早期,受精卵经卵裂后的一个发育阶段,该阶段形成一个内部有腔的球状胚——囊胚。极核:被子植物特有,伴随卵细胞产生而形成,含正常体细胞一半的染色体,受精后形成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极体:高等动物经减数分裂伴随卵细胞产生而形成,是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的结果,含正常体细胞一半的染色体,极体产生不久后消失。5.注意观察所有挂图、模型、投影片等直观教具。●课时安排2课时一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课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细胞分化、器官形成发育成一个性成熟的新个体,这个过程叫生物的个体发育。不同生物的个体发育不同,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大致分为种子的形成和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等阶段。教学目标达成一、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1.种子的形成和萌发学生阅读教材P112第二自然段,并回忆初中学过的内容,要求学生了解种子各部分结构,是由花的哪些结构发育来的。出示胚珠结构挂图,简要说明胚珠的胚囊内卵细胞和极核的由来。胚珠内的胚囊母细胞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形成4个细胞,它们排成一列。距珠孔近的3个细胞逐渐退化消失,只有最里面的一个细胞(叫大孢子),连续分裂3次,这3次核分裂都是有丝分裂,但每次核分裂之后,并不接着进行细胞质分裂,因此产生具有8个核的胚囊。8个核的胚囊每端4个(第一次分裂后,两个核分别移向胚囊的两端,然后再进行两次分裂,每端有4个核)。以后每端各有一核移向中央叫做极核。近珠孔一端的3个核形成3个细胞,即一个卵细胞和两个助细胞。在近合点端的3个核形成3个细胞,为反足细胞。这样,卵细胞和极核中含染色体是体细胞一半。卵细胞和中央的两个极核通过双受精,形成受精卵和受精极核。由于卵细胞、精子、极核都含有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所以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应有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呢?(要求学生答出2n和3n)。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完成以后,一般说来,花被和雄蕊首先凋谢,柱头和花柱也随着萎缩,只有子房继续生长发育,在子房的胚珠里面,受精卵逐渐发育成胚,受精的极核逐渐发育成胚乳。教师可归纳如下:胚珠由此可知,种子的种皮、胚以及胚乳分别和珠被、受精卵、受精极核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它们是通过什么分裂方式发育来的呢?(要求答出:有丝分裂)我们着重讲胚和胚乳的发育胚的发育银幕显示:胚的发育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