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人口的迁移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1.概念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2.国际人口迁移(1)新大陆发现前:集中在旧大陆。(2)新大陆发现后:出现人口跨洲迁移。(3)“二战”后:劳务输出成为主要形式;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人口迁移流向发生一些变化。3.国内人口迁移(1)历史上:发生过大规模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人口迁移。(2)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河北、山东一带人口“闯关东”迁往东北地区,河南一带人口“走西口”迁往新疆、甘肃等地。(3)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人口自由迁移较少。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频繁,迁移规模加大,流向以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为主。(4)城乡人口迁移:一种重要的迁移形式。20世纪初仅局限于工业发达国家,目前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的人口迁移现象。[温馨提示]人口迁移是指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一般具备三个条件: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因素具体内容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往往是人口迁入区政治因素表现为政治迫害、战争或国家有组织的大规模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因素宗教、种族是造成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灾难性的变化常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其他因素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因素;迁入地和迁出地的距离一、知识联系串一串二、核心问题想一想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产生哪些影响?以考纲为纲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2.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以真题为范[考题精妙][典例](2016·全国卷Ⅲ)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1)~(2)题。(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D.交通拥堵加重(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①服务设施齐全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③适宜就业机会多④生态环境较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第(1)题,目前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但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说明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对劳动力需求减少,A项正确;食品价格大[命题出发点]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原因;人口迁往周边中心城市的原因。[命题落脚点]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试题评价](1)典型的情景,显示着时代发展的趋势:上海位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前沿,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基础设施完善,吸引外来人口大量流入,人口流动性强。选取上海市作为考查人口迁移的命题背景,极为典型。而且把材料的核心信息定格在2015年人口流入的数量和方向的变化上,隐含着上海产业升级与人口迁移的关联性,表明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和人口迁移变化趋势。(2)朴实的设问,折射出问题探究的深邃:第(1)题分析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原因,第(2)题分析流向周边中小城市的原因,从命题角度看,两个问题没有什么新意,属于朴实无华的一类,但是有两点值得回味:一是两个设问紧密相连,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正确回答第(1)题是解答第(2)题的基础。二是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有深厚的知识储备:上海市人口策略的制定,导致外来常住人口减少,体现出流动人口整体质量不高,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人口流向中小城市,说明中小城市产业以劳动力导向型为主,产业结构有待完善。增、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加重都不是影响外来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B、C、D项错误。第(2)题,与上海市相比,周边中小城市的服务设施较差,且生态环境目前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因此①④说法错误;周边中小城市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就会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的大量迁入,因此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