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概念: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最大)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和。二、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和。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是太阳能,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所固定的太阳能。(2)能量流动的渠道是沿和逐级流动(3)每一个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都有三个去向:呼吸消耗,被下一营养级获得,随遗体、残落物、排泄物被分解者分解。(4)能量流动的特点:A.单向流动B.逐级递减(一般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5)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不断在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故又称为生物生球化学循环。(7)碳循过程:a.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是碳酸盐和CO2b.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c.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d.在生物群落内部的流动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e.CO2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自养型生物完成的f.生物群落中的有机碳是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被彻底分解成CO2和H2O,归还到无机环境中。(8)温室效应:a.成因: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而形成b.缓解温室效应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是减少CO2的释放;主要是减少化石燃料的作用,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替代化石能源;二是增加CO2的吸收量。主要是保护好森林和草原,大力提供植树造林。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推动物质循环的动力。三、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1、物理信息:如等。2、化学信息:如等。3、行为信息:如等。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具有的或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包括和等方面。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2.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保持原状的能力,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复杂程度有关。3.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遭到能力。4.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存在相反的关系,较高的生态系统,就较低,如森林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