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专题15坚持实践的观点》教案新人教版1、实践及其特征。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是客观物质性活动,又是人的能动的有意识的活动,是社会历史性活动。2、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这一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对象由实践的需要确定;认识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课题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认识的工具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根本目的则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毫无意义。(4)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人的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只能由实践的客观效果来检验。可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离开实践认识无从产生,更谈不上发展。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与这首诗蕴含哲理相同的是()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C.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D.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总结近年来就业工作实践经验,深入研究就业规律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要把鼓励、支待创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表明()①实践推动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②矛盾主要力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③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根本目的④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指导实践A.①②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由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主持,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多国科学家共同参与研制的新阿尔法磁谱仪将于2008年升空继续寻找反物质。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反物质()A.不属于物质的范畴B.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式C.属于意识的范畴D.是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真理的问题上,唯心主义主张主观真理论,从主观的领域与范畴去寻找认识是否真理的标准;旧唯物论虽然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但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不能把唯物论的原则贯彻到底。辩证唯物论为什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呢?(1)真理的本性决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真理的定义可见,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正确认识的哲学范畴,也就是说,人的认识是否真理,要看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相一致。而要检验人的认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是否一致,检验的标准就必须符合能够把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进行对照的条件。从主观领域看,科学理论与逻辑证明都不具备这个条件。如果从理论或逻辑出发去验证认识,就是从概念到概念的经院哲学,伽里略在验证亚里士多德的定义时,已经证明这个方法行不通。无论是理论还是逻辑证明都是纯主观的东西,都无法把认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联系对照。我们再从客观领域看,能否寻找到验证认识的标准。客观领域存在客观事物及其客观规律,也不能成为验证理论的标准,因为客观规律虽然是客观的,同时又是盲目的,“客观规律走自己的路”,人们对它产生了正确的认识,它要发挥作用;人们对它产生了错误的认识,甚至违背了客观规律,它也照样发挥作用。很明显,客观规律也不具备作为检验认识是否真理的标1准的条件。主观和客观领域都找不到检验认识是否真理的标准,就只剩下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社会实践,它是否可以担当检验认识是否真理的标准的重任呢?社会实践是沟通主客观的唯一桥梁,就在于社会实践能够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相互沟通,当然也可以相互对照,因此,只有社会实践才能担当验证认识是否真理的重任。(2)实践的品格决定了它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的品格也是实践的优点,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实践的普遍性品格。实践活动是具体的,历史的,但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却包含一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