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描述耳的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重点)②描述听觉的形成过程。(重点、难点)③了解人类的感觉。2.能力目标①通过自主学习“耳的结构”,让学生说出耳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②通过课件演示“听觉的形成”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耳的模型。学生准备:课前复习眼的结构及视觉的形成,收集导致失聪原因及保护耳的资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4分钟1、依据眼球的结构示意图说出各部分的名称。2、视觉是如何形成的?说出各部分的名称12345678910眼球的结构将复习旧知常态化,从而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播放舞蹈“千手观音”的视频观看视频,思考问题感慨这些舞者虽然生活在无声的世界却给别人带来了多么美妙的舞姿,创造了世界通过观看千手观音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产生疑问,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无声的世界里他们用舞蹈传递韵律,创造了人间的奇迹,那么在有声的世界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听觉的有关问题。上的奇迹。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了铺垫。展示目标2分钟课件展示学习目标读标识标明确学习任务师生互动引导探究25分钟知识点一:耳的结构过渡:耳是人的听觉器官,有了它,我们才能领略美妙动听的有声世界,那么耳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呢,这与它的结构有关,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4页耳的结构示意图,说出图中的结构名称。请观察思考:1、耳的结构可以分为几部分?2、各部分又由哪些结构组成?动手实践:请你们快速组装耳模型,比一比根据课本,填出名称一、耳朵的结构一、耳朵的结构耳的结构耳的结构198765432展示自学成果一、耳朵的结构一、耳朵的结构耳廓耳廓耳蜗耳蜗咽鼓管咽鼓管鼓室鼓室鼓膜鼓膜外耳道外耳道前庭前庭半规管半规管听小骨听小骨耳的结构耳的结构观察思考回答:1、耳的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2、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注重学生的自学,初步了解耳的结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己建立起来的知识能深刻、生动的印在脑海里。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获取课本的信息,充分哪一组装的最快、最准确!知识点二:耳的各结构的功能活动:请同学们用手掌托在耳廓后边听声音有什么感觉?设疑:这说明耳廓有什么作用?活动:请同学们用手指堵住外耳道半分钟有什么感觉?设疑:这说明外耳道有什么作用?总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外耳的作用是收集和引导声波。练习:比比看谁连得快连连看鼓膜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听小骨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性振动耳蜗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半规管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外耳道收集并引导声波传至外耳道耳廓引导声波传至鼓膜拓展创新:1、为什么人们认为晕车、晕船与内耳结构有关?2、有一个小笑话:一位男士第一次乘飞机,飞机要降落时,空姐给每人发了一块口香糖,这位男士问“做什么用的?”,空姐说“保护耳朵”。下飞机时,这位男士追着空姐说:“你发的口香糖塞耳朵容易可弄不出来呀!”你觉得这位男士可笑在哪蜗。分组完成组装游戏学生活动:用手掌托在耳廓后边听声音。回答:声音变得更大了,说明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学生活动:用手指堵住外耳道半分钟。回答:听不清声音。说明外耳道有传送声波的作用。学生活动: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连线,完成后展示结果。讨论分析回答:1、晕车晕船与内耳的半规管有关。2、他应咀嚼口香糖,保证咽鼓管张开,使鼓膜内外空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合作、交流、竞争,都有效地将知识内化,实现了知识的构建,合作能力、竞争意识的培养。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来巩固耳的各部分的功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听觉的形成过程突破难点。通过这项活动加深学生里?他应该怎样做呢?3、为什么要在遇到大的声音时堵住外耳道或张开嘴巴?知识点三:听觉的形成设疑:请大家根据耳的结构图分析:外界的声波是怎样到达内耳的?教师讲解:外界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