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学习制作视力表(第2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探索视力表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教学难点视力表的制作原理教法学法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诊断补偿情景导入上节课我们探索视力表,发现视力表”E”的长a,宽b,空白缺口宽d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索视力表中的秘密。二探究释疑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abd用硬纸板复制视力表中视力为0.1,0.2,0.3,0.5,1.0所对应的“E”,并依次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取编号为①②的两个“E”,按下图的方式把它们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将②号“E”沿水平桌面向右移动,直至从右侧点O看去,点P1,P2,O在一条直线上为止。学生观察上图,你会发现什么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师小结学生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知当人离①号“E”的水平距离h1与人离②号”E”水平距离h2满足时,人站在D1用①号“E”测得的视力与在D2用②号“E”测得的视力相同。思考:按照上面方式,将①~⑤各个“E”排列成如下图所示的样子,是否也存在这样的规律呢?①②桌面②①②③④D1D2D3D4D5桌面b1b2b3b4h1h2h3h4h5b5⑤O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发现的规律:时,我们在D1,D2,D3,D4D5分别用①②③④⑤的“E”测得的视力相同。师小结我们可以用“E”的高与它到眼睛的水平距离之比()来刻画视力,若比值相同,那么用它们测得的视力就相同。三随堂练习现有一个标准视力表,它要求的测试距离为5米,根据这个视力表,怎样制作一个测试距离为3米的视力表?如果要求测试距离为8米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四交流反思学生回顾自己在动手操作中发现的规律五布置作业到有关单位进行调查,目前较为通用的视力表有哪几种?它们与我们上面讨论的视力表一种什么换算关系?整理调查结果并写出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