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地势特征(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教学目标】1.在中国山脉分布图上指出我国主要山脉,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明确它们的位置。2.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丘陵。3.了解四大高原的主要特征。4.通过对我国地形区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面貌的了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地理的兴趣和自觉性。【教学重点】1.认识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2.我国主要地形区分布及其界线。【教学难点】在山脉的基础上,建立起各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空间分布观念。【教学模式】自学—合作—归纳【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合作探究、问题导学、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1.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中国地形图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出示中国地形图,提问:1.我国地势有什么特征?说说各阶梯的地形构成和平均海拔。2.我国地形有什么特征?面积最大的地形是什么?较小的呢?过渡:阶梯分界线往往是一些大的山脉,山脉的走向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山脉之间分布着大的地形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主要地形区。根据投影图片回答。对上一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回顾。承上启下,复习是为了巩固所学,导入是为了引入本节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为本节课作好铺垫。自主学习教师要求学生以《地理助学》上“学习过程”栏目为依据,先自主学习,并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1)在书上标注知识点;(2)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3)标记疑难问题。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自学教材,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做到:(1)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在课本上标出;(2)完成助学“学习过程”栏目;(3)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做标记,以待解决。只有在充分的自主学习后产生了认知冲突,才会产生交流合作的欲望。合作交流教师以“合作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交流活动中,随时注意小组的学习情况,不断巡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在关键处及时进行提示和引导,给予点拨独自解决不了的问题,生生互助解决,互助方式是相邻同学或同桌,可以一个为主、一个为副配合完成。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标下此环节将学生推向了学习舞台的中心,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了和评价。要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和建议,以便下一步点拨环节有的放矢。来,以待解决。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精讲点拨(一)主要山脉1.判断山脉走向。2014-9-14王金英判断山脉走向山脉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其延伸方向既走向。表述时是将延伸的两端方向相加。看图说出四种走向的山脉。2.找出我国主要山脉出示我国主要山脉空白分布图,按走向指出我国主要山脉名称:提示:在地图中注记文字要与山脉走向一致,要遵循“由上向下、由左向右”的原则。①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阴山(北列)昆仑山—秦岭(中列)南岭(南列)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西列)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东列)③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听完老师讲解后,看图说出:东西走向、南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在课本26页图2—1—4图中查找出山脉位置,并在空白图片上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自主学习探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老师精讲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学生疑难问题能否解决,教学目标能否达成,是课堂效益高低的关键之举。老师要授生以“渔”,给学生讲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环节阿尔泰山、祁连山(西北)小兴安岭(东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精讲点拨④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西北)横断山(西南)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3指导学生记忆山脉。①歌诀记忆:②联想记忆③笔画记忆④省区记忆2014-9-16王金英有些山脉不仅是地形区的分界线还是省区之间的界山东西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湘桂粤赣夹南岭。东北一西南有三撇,兴安太行巫雪峰,长白武夷中间横,台湾山脉东分布。大太太无(巫)靴(雪)还上雪峰山大小兴安岭呈“人”字形。东西走向相当于“横”,有三横。南北走向相当于“竖”,有两竖。东北西南相当于“撇”有三撇。西北东南相当于“捺”,有三捺。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