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祖国宝岛”—台湾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台湾海峡的位置、台湾省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2)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掌握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已学的区域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对宝岛台湾进行更进一步的认识,对学生进行爱国统一的教育。引导学生使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分析原因、联系实际等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认识到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重点: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教学难点:台湾岛的地形特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阿里山的姑娘》歌曲,观看日月潭、阿里山景观图、阿里山少女服饰图。台湾省美丽富饶,民风淳朴,是“祖国宝岛”。现在就让我们踏上台湾之旅去寻“宝”吧!(二)自学探究:自学探究一——明路线阅读教材P.50图文,自学完成:(1)台湾省在我国的什么位置?(2)找出: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福建省,概括台湾省的海陆位置特征,了解台湾省交通、战略位置的重要性。(3)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省的什么部位?台湾省大部分属于哪个温度带?(4)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绿岛、兰屿,记住台湾省的组成。组内交流,每组派代表上台指图汇报,教师点拨:台湾省由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绿岛、兰屿等200多个岛屿组成,大部分位于亚热带。分组讨论:(1)钓鱼岛属于台湾省,为什么日本声称是它的领土?(主要从其战略位置考虑)(2)设计一下我们去台北、高雄、日月潭、澎湖列岛的路线吧?各组汇报,合理即可。自学探究二——知民情阅读教材P.51图文,自学分析:(1)歌中的阿里山姑娘属于高山族,台湾省居民是以高山族为主吗?(2)祖籍为福建省的为什么居多?(3)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的哪些地区?(4)根据“台湾地形图”陆高与海深,判断台湾海峡的大致深度,属于哪种海底地形?这说明台湾省与中国大陆之间有什么地缘关系?分组汇报,教师强调:台湾省与祖国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任何想把台湾独立出去的图谋都是不会得逞的。自学探究三——熟地形阅读“台湾地形图”、“沿北回归线台湾岛地形剖面图”,结合教材P.51课文,自学分析完成:(1)从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看出,台湾岛以什么地形为主?平原占多大比重?台湾山脉是什么走向的?(2)台湾岛地形及分布主要地形分布地形区名称山脉平原盆地(3)台湾省之最最大岛屿最长山脉最高峰最大平原最长河流最大湖泊分组上台指图汇报,教师进行点评,进一步落实地名的位置。自学探究四——寻宝藏阅读教材P.52,自学分析:(1)北回归线横贯台湾省中南部,我国东部地区又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所以台湾省大部分属于什么气候?这里每年都会遭受什么灾害性天气影响?(2)台湾省为什么被称为“祖国宝岛”?有哪些“宝”(自然资源)呢?分组汇报,教师点拨。分组讨论:(1)台湾省为什么水能资源丰富?(2)台湾省资源丰富,但前段时间又发生地震,试分析台湾为什么多地震?各组派代表汇报,教师指正。(三)巩固拓展1.台湾省的主体是我国最大的岛屿______岛,东侧直接濒临______洋,西临属于东海的________海峡。2.下列对台湾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6到9月降水较多B.终年寒冷干燥C.全年炎热干燥D.1、2月份非常寒冷3.下列关于台湾的描述,正确的是()A.主要少数民族为维吾尔族B.地形以高原为主C.森林资源丰富D.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4.在地图册空白图上填出台湾省主要岛屿、临海、山脉、山峰、平原、河流、湖泊等。(四)课堂总结:让学生谈收获(知识、技能、方法、心理情感等)。(五)应用创新:量算台湾高雄市与福建厦门市之间的距离,分析为什么台湾省应加强与祖国大陆的海上交通与航空联系?板书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祖国宝岛”——台湾省一.台湾省的地理概况2.主要地形区及分布1.位置和范围3.河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