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方便的时候不能来一次,几位中国同学邀请刚来华学汉语的外国男生吃饭,中间,一名中国同学出去“方便一下”。外国学生不懂其意,大家告知这是去厕所排泄,这名外国学生记住了。有一天,一名女生希望在他方便的时候拜访他,这位留学生立即摆手,说:“你什么时候都可以来,但就是我方便的时候不能来。”因为对“便”字一知半解,还弄出过另一则笑话——中国人请客普遍客气,明明很丰盛的酒席,对客人也称是“便饭”。有一次,一名外国客人看到中国主人准备了如此便饭,竖起了大拇指,赞美道:“这是一顿大便饭!”此言一出,全桌的中国人顿时没有了胃口。--→1.怎样辨析词义的感情色彩?结合具体例子加以说明。[明确](1)辨明褒贬。如:谭嗣同是中国历史上为变法而流血的始作俑者。“始作俑者”是指最先做坏事的人,是一个贬义词,把它用在“为变法而流血的”谭嗣同身上就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2)识别两可。如:关于金字塔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想入非非”一般指完全脱离实际或胡思乱想,用在此处非常恰当。因为远古时代的人类在对大自然一切奥秘不了解的情况下,想用一种超自然力去征服和解释大自然的一切故而“想入非非”。此外,这类熟语还有灯红酒绿、苦心孤诣、拭目以待、左右逢源等。(3)区别轻重。如:少数党员干部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同流合污。“同流合污”指同坏人共同干坏事。句中“少数党员干部”虽然觉悟不高,但未落到与坏人为伍的地步,所以这里用词过重了。(4)摆正谦敬。如: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蓬荜生辉”是谦辞,常用来称谢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称谢别人送来的题赠字画,句中误将其作为贺敬之词。2.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有什么不同?[明确]类别场合语法要求分类口语即兴交际用语灵活,多短句。即“像说话”一样的口头表达语体谈话体演说体讨论体书面语庄重正式要求用词科学严谨、语法格式规范、表意严密、结构严谨,多用长句和整句,要特别注意避免或减少歧义宣传体科学体应用体3.怎样辨析词义的形象色彩?[明确](1)体会形象的特征和暗示。如“落叶”与“落木”,一个有水分,而枝繁叶茂;一个木叶落尽,枯干而黄:暗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环境氛围。(2)展开情景或处境的联想。如“蘩漪(喝一口):苦得很,谁煎的?”(《雷雨》)这儿的“苦”并非仅指“药”苦还指“日子过得痛苦,精神痛苦”。如果不了解蘩漪在周家的处境,就很难理解到这层意思。(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写到那些不争气的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标致”多形容漂亮姑娘,这里作者用以讽刺那伙不男不女的纨绔子弟。一、(示例)褒义色彩:春雨潇潇地下着,树木干枯的枝条朦朦胧胧有了一层淡绿的色彩,雨水顺着树尖滴下来,变成了一串串水灵灵的音符。地面也湿润了许多,散发出一种沁人心脾的芳香气息。小草也偷偷地钻出地面,开始编织绿色的地毯。春雨潇潇地下着,它正轻轻地唤醒大地,悄悄地带走寒冷,慢慢地抚慰树木上严冬的创伤。春雨洗去了冬日的残迹,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醒来了,在春雨的滋润下生长了。贬义色彩:恼人的春雨又洒在她和儿子的身上,她背着发高烧的儿子焦急地向医院奔去。迎面而来的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宛如一道道过不了的高墙。也许,正是这些可恶的墙将他们隔绝了。她呼吸着几乎令她窒息的空气,盼望他能出现在她的面前。可等待她的只是挥不去的雨帘。那个晚上,她大发雷霆。他始终沉默不语。她认定他变心了,她想到了离婚。她甚至认为当初嫁给他,是年少无知。这一年来,她除了儿子,就再也看不到第二样。第二天晚饭后,他接到电话便急匆匆地往外走。她悄悄跟踪他。他开着摩托车到一家私人的小针织厂,吃力地把货搬到车上,再开到车站。她清楚地看到密密麻麻的春雨打在他已脱发的头上,像蒙上了一层霜。当他正把货搬下来时,看到了泪如泉涌的她。原来,一年前,他已下岗了。表达效果略。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