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系统的基本特性教案一、教材分析:系统的基本特性在《系统与设计》这一章中具有较主要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学习了第一、二部分后,了解到什么是系统。对系统有了初步的认识,而系统的基本特性不但使学生对系统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同时也为系统的分析,系统的设计教学做好准备。本节的重点是系统的整体性,学生理解系统的整体性后,对系统的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适应性等就较易理解。同时这节课的内容不但使学生学到相关知识,对系统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还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案例分析,使学生懂得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学习的快乐。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系统的基本特性难点:利用系统的基本特性解决有关问题,联系实际,开发课程资源,拓展知识五、教学过程:★复习引入:教师提问:什么是系统?(学生回答)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新课教学:(一)系统具有整体性1.美国“阿波罗”计划中的飞船和运载火箭是由700多万个零件组成。这些零件都很普通,甚至没有一个是新研制的,为什么能实现把人送上太空的功能?【系统思路】各部分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了系统,从而实现了整体的功能。2.三个和尚的故事说明了什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又说明了什么?【系统思路】系统不是各个元素(组分)的简单相加。如果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协调好,就能得到“1+1>2”的效果。反之亦然。3.巴尔扎克雕像的故事讲述:传说,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给文学家巴尔扎克雕了一座塑像。塑像雕好之后,大受人们的称赞,人们特别对雕像上巴尔扎克的一双手赞不绝口,都说这双手太逼真、太生动了。罗丹听到人们的议论后,却毫不犹豫地从塑像上砍去了这双手。提问:巴尔扎克雕像的故事说明了什么?【系统思路】做任何事情都要重视整体效应,必要的时候要舍得抛弃部分而保留整体。中国有一句成语就表达了这个意思:“弃卒保车”。(二)系统具有相关性1.为了保护草原植被,当地政府颁布了禁止大量捕杀野狼的法令,这是什么道理?狼捕杀羊、野兔等食草性动物,使其数量减少,从而起到保护植被的作用。【系统思路】系统的各个元素、组分的变化会对其他的元素、组分起影响。相同的道理,为了使野生动物园的羚羊更有活力、生命力更强,可以引进狼或豹子等肉食动物。2.如何理解“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不管什么棋类比赛,关键的一着下错,都很有可能输掉整盘棋。【系统思路】要重视关键因素。在一个系统中关键部分的变化,甚至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补充:木桶理论: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其存水量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是指:人的能力大小是由他身上最劣质的素养决定的,一个企业成功的概率大小也是由这个企业的最薄弱的环节决定的,就像木桶的容水多少是由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决定的一样。木桶理论的外延还可以扩大到:1)木桶容水的多少还要由木桶的直径决定。对于个人,如果你的能力只有那么大,你必须学习,不断地增加自己的知识直径。企业亦然,要不断的进行改造、革新,以便更好的发展。2)木桶容水的多少还要由木桶之间的木板是否箍的紧密有关,否则,你无论多大的木桶,都把水会漏光的,“木桶打水一场空”。对于个人,也就是说:你要把自己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对于企业,一定要进行多种文化的融解包容,同时要建造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只有这样,才能在万众一心的基础上,将企业搞好。3)铁桶理论、塑料桶理论。(三)系统具有目的性1、人们为什么要发明自行车?补充:【自行车的由来】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出现于1790年,由法国人希布拉克用木材制成,没有脚蹬,靠双脚交替踏地前进。1801年,俄国人阿尔塔莫诺夫发明了一辆轮子前后挂着的小车。这些发明家把它作为礼物献给了俄国沙皇。1831年,德国人德列斯发明了车把,可以方便地转弯。1839年,英国人麦克米伦发明了脚踏,装于前轮上。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