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04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等自然环境。2、知道台湾省的经济特点是“出口导向型”经济。能力目标:1、通过台湾自然环境的了解,分析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分布原因和主要工业城市分布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形成原因的能力。2、通过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进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情感目标:通过阅读史实材料,使学生能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分析和准备:1、重点:①台湾省丰富的自然资源。②台湾省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难点:台湾省农产品和工业城市分布的原因。3、学习方法:自主探索、合作探索。4、课前准备:⑴让学生课外收集一些关于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资料.⑵让学生课外通过网络了解台湾的主要物产和风景名胜。⑶老师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幻灯片)教学流程:一、引入新课:让学生欣赏一段歌舞《阿里山的姑娘》问:这是哪个地方的姑娘?(台湾)我们中华儿女日夜企盼着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台湾。二、教学过程:打出《台湾省的轮廓图》幻灯灯:看它的形状象什么?有的说像纺锤、芭蕉叶、香蕉、萝卜、小舟……(让学生富于许多想象,勇跃发言,使学生对台湾省的轮廓有个很深的印象)。㈠祖国的神圣领土。1、让学生量算图上基隆—到福州,高雄---厦门之间的实际距离。(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2、让学生把课外收集的有关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资料进行交流。(无论地缘、血缘、文化渊源都可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3、播放一段李肈星在召开二会期间答记者问的电视录像。(与时事联系起来)(表明了我国下府对台湾问题的明确态度)。4、《读台湾省的地形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⑴让学生找出台湾省范围,有哪几个部分?⑵它的海陆位置(周围的海洋和海峡)和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什么温度带)。⑶它的地形以什么为主?气候有什么特点?㈡美丽富饶的宝岛1、播放台湾岛上的许多风景名胜(如日月潭阿里山等等)(给学生留下一个美丽的印象)2、台湾是祖国的宝岛,在宝岛上寻宝,寻找台湾有哪些资源,有什么美称?(学生预习,课前作好准备)老师把学生找到的资源,把它归纳成三大类:森林、矿产、水产。同时让学生来完成表格(打出幻灯片)说说这些美称的含义: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此表)海上米仓台湾盛产大米,其中最著名的是“蓬莱米”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1、读《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图》回答:(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⑴台湾有哪些农产品?⑵农产品和森林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2、读《台湾岛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图》回答:台湾的农产品、森林分布的原因?(这是个难点,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的补充,总结)3、读《台湾山脉南段植被的垂直分布图》分析台湾森林树种十分丰富的原因(分组合作探索)。小结:总上所学可知台湾的自然特征是——美丽富饶的宝岛(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㈢出口导向型经济:1、让学生分析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是什么?2、读《台湾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图》回答:(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现在台湾省出中贸易是以什么商品为主?分析其原因?3、读《台湾岛主要工业中心图》分析:①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里?②这几个工业城市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点?③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可能受到了哪些条件的影响?(这是个难点,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索,各组派代表发言)。四、总结:(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讲了两大问题:1、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2、台湾的经济特征作业:台湾现作任领导是谁?你认为将来用什么方式来统一台湾?(拓展性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