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本课有三节内容。第一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旨在通过对“汉外比较”,尤其是汉语与英语的比较,初步了解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交际工具——汉语。本节主要讲了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显著特点。第二节《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旨在让我们了解汉语从古到今的演变以及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主要区别,重点内容是古今汉语的词汇演变和语法演变。了解古今汉语的不同之处,对于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文字能力有帮助,对于古文学习和阅读也是大有裨益的。第三节《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旨在让我们了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以及不同方言之间的差异。重点内容包括:什么是普通话、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汉语的方言分区。节序题目学习目标考点链接1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①了解现代汉语语音上的两个特点。②了解现代汉语词汇上的特点。③了解现代汉语语法上的特点。语言运用创新题型2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了解汉语从古到今发生了什么样的演变,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哪些主要区别。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3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学习掌握普通话和方言的区别,认识普通话的重要性。消灭方言错误读音第一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一字未易,尽得风流清末湘军在攻打太平军之初,连败于湖南岳州、靖港。湘军首领曾国藩痛不欲生,陷入绝望,投入江中,想以死洗辱。被其左右救起后,上书朝廷报告军情时称湘军屡战屡败请求严议。其左右建议曾国藩将“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曾国藩接受了这一建议朝廷看到奏章后,认为曾国藩虽然连遭失败,但仍坚持战斗,其忠心可嘉,不仅没有严议反而予以重用。曾国藩从中受到鼓舞,精神大振,便重整军务,誓与太平军血战到底。最后,终于攻破天京城池,成了清朝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有功之臣,受到朝廷嘉奖。“屡战屡败”强调结果,有批评之意;而“屡败屡战”强调过程,有赞扬意志顽强之意。顺序颠倒,前后之差,不啻天壤。一字未易,尽得风流,这就是汉语的魅力。“迷人”的“眼睛”→汉语美丽而奇妙1.什么是“语言”?语言的“三要素”是什么?[明确]语言是一定语音和一定语义的结合体,是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什么是“现代汉语”?[明确]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叫作现代汉语。现代汉语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3.现代汉语的语音有哪些特点?[明确](1)每个音节都有声调。汉语的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汤(tānɡ)、糖(tánɡ)、躺(tǎnɡ)、烫(tànɡ),声调不同,字形和意义也不同。(2)音节构造简单而有规律。每个音节都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构成。4.现代汉语的词汇有哪些特点?[明确](1)双音节词的数量占优势。(2)词的构造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3)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5.现代汉语的语法有哪些特点?[明确](1)词没有形态变化。汉语的词不论在词典中或在句子里,也不论在句子的什么位置上,读法和写法都是一样的。(2)虚词重要而丰富。汉语句子中的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主要是通过虚词表示的。(3)语序的作用很重要。词语相同,语序不同,意思也会不同。一、现代汉语的特点包括:汉语以语序、虚词等为主要语法手段,而不是以词的形态变化为主要语法手段;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音节的声调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汉语有丰富的语气词,表示句子的各种语气;汉语还有量词,包括表事物量的名量词、表动作量的动量词和表时间量的时量词等等。举例略。二、阅读教材第5页中李白的两首诗,我们会发现,除了句中有表时间的名词(“今”)和副词(“曾”),汉语动词在入句后并没有时、体、态的形态变化。因此判断句子中的动作和行为究竟发生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甚至读者的历史知识去体会。而正是这样的特点使古代诗歌留给人们丰富的想象空间,意味隽永深远。李白的这两首诗歌能表现出“朦胧美”,就是由于这个原因。三、在不同语言里,人们对词义的理解很难完全等同,即使有的表面词义相同,词语的文化内涵、象征意义也会有差别,相同的颜色在不同语言中的象征义就是如此。例如,在英语中,白色被看成圣洁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