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探究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整体把握课文内容。3通过想象表达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兴趣诱导法,朗读法,指导点拔法,探究式教学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生态、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在对比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探究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教学难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关键朗读,点拨,联系实际。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前,播放第一张幻灯片。)上课!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板书题目)我们看一下课题,它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呢?(提问)1.“泊”就是湖,罗布泊曾经是一个湖。2.“仙湖”,可见罗布泊曾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湖。3.“消逝”,说明这个湖如今消失了。一.介绍罗布泊。昨天,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查找有关罗布泊的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罗布泊呢?(提问)老师这里还有一段关于罗布泊的视频介绍,我们来看一下。(播放视频)二.积累字词。那么罗布泊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我们在今天这堂课中将得出答案。课前,大家已经自学了字词,下面我们再对字词做一下巩固。(出示幻灯片)生字,齐读,可以鼓励自信不足的同学单读一下。词语,指名解释,可以问:你能解释出哪个呢?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对比罗布泊的今昔。字词要想掌握得扎实,还需要同学们课后多做巩固。下面请同学们朗读全文,边读边思考罗布泊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出示幻灯片)朗读时,拿起笔为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朗读)(7分钟左右)都读完了?好,谁能用概括一下罗布泊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生:罗布泊过去是美丽的仙湖,现在是恐怖的沙漠。)(教师板书)过去:美丽仙湖(绿洲)现在:恐怖沙漠(戈壁)那么,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谁能找出来读一下。(提问)读到这,有同学可能会产生疑问:同是一个地方,真的会产生天壤之别的变化吗?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播放画面,教师解说)师:一处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处是大漠沙若浪,寂寞无人家。一处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处是戈壁滩,狂风卷,鸟不拉屎马不前。看过图片,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生:我感觉悲痛。生:我很遗憾。生:我觉得可惜。还有,我很想知道罗布泊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2探究消逝的原因。师:好,下面我们去探究一下罗布泊消逝的原因。请大家跳读课文,寻找答案。同桌前后桌之间可以进行(讨论)。(提问)改道;四盲(教师板书)那我想问一下:“什么是盲目呢?谁来解释一下?”(提问)(两三个人)生:“盲目”,就是目光短浅,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生:“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生:“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不懂上游将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就会干涸,罗布泊就会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就会严重恶化,乃至沙化。解释得非常全面。其实改道和四盲只是罗布泊消失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我们人类的环保意识淡泊,只图眼前利益,急功近利,杀鸡取卵,才使得美丽的仙湖,变成了恐怖的沙漠。3口语表达训练:对人类的诉说。(出示问题)请问同学们,假如你就是罗布泊边胡杨树的精灵,或者是罗布泊上的最后一株草,最后一朵小花,最后一棵树,最后一条小溪,最后一滴水,最后一种生灵……你将代表你失去的同伴向人类诉说些什么呢?(思考,各抒己见)生:破坏生态环境的人们啊,你觉悟吧,你这是在慢性自杀。生:绿色是大自然的外衣,不能让大自然裸着胸膛啊!生:谁知地上水,滴滴在人心。生: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多一点进行迫害,就多一点为自己的伤害。生:绿色的消逝将是人类末日到来的标志。生:我要对人类唱最新版的《老鼠爱大米》:“我恨你,恨死你,谁叫你来破坏。”生:你们进行开发建设的时候,不要再以破坏自然资源为代价。4联系其它悲剧。那么,除了罗布泊,类似的悲剧还有哪些呢?生:课文中还写到了青海湖,月牙泉。师:好,你把这部分读一下。生:(朗读)师:朗读得很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