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十五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本文的深刻内涵。2、学习本文的谈话方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把握自己的人生航向。【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本文的谈话方法,分析本文是怎样选择恰当的谈话方式,从而提高了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并学习这种方法,提高自己的表达(主要是“对话”)水平。2.学习对文本的质疑与探疑。教学难点:了解本文的谈话方法,分析本文是怎样选择恰当的谈话方法,从而提高了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并学习这种方法,提高自己的表达(主要是“对话”)水平。【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星期天,你把作业做完了,想出去放松放松,这时家长还想跟你补一补你较弱的科目英语跟你加点学习量,你的家长通常用什么方式跟你谈?你希望家长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跟你谈?二、相关背景1.作家作品崔卫平,曾是北京101中学学生家长,他在家长会上的讲演稿在2000年5月30日的《北京青年报》上发表。2.背景链接⑴2000年3月3日,作者的女儿所在的101中学初三(4)班举行“你是你的船长”主题班会。这是全班孩子集体过他们的15岁生日。家长也同时参加。会上,家长们还向孩子们赠送了由班里的家长委员会创意,并自费结集成册的“寄语15岁——给自己孩子的一封信”一书。作者作为家长代表应邀发言。⑵别出心裁的演讲演讲比赛上,一个参赛者挺精神地走上讲台,向大家宣布:“我向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论坚守岗位。”她的语音甜润,吐字清楚。可是刚说完这句话,演讲者突然下了讲台,向会场外走去。台下的听众面面相觑,先是小声议论,彼此猜测,继而喧声四起,怒不可遏了。难堪的5分钟过去了,演讲者慢吞吞地回到讲台上,面对激怒的观众,等大家平息下来,她便充满激情地说:“如果我在演讲时离开讲台是不能容忍的话,那么,在工作时间内,纪律松弛,玩忽职守,擅离生产岗位,难道不应该谴责吗?演讲完了。”会场安静了一会儿,突然爆发了一阵热烈的掌声。⑶演讲的语调适当地调节好语音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态度,对演讲的成功起到辅助作用。语调与情感态度的关系大致可以归纳如下:重音/慢速:关切轻音/慢速:思索高音/慢速:傲慢低音/慢速:沉重重音/快速:粗暴轻音/快速:轻松高音/快速:急躁低音/快速:焦急⑷不良的演讲习惯①哗众取宠、故弄玄虚有的演讲者不在根本原理、根本论点、论据、逻辑结构和语言的规范、准确、鲜明、生动上面下功夫,却热衷于概念游戏,醉心于搬弄一些时髦的名词术语,以装潢自己的演讲:有的专门搜集一些荒诞的小道消息、马路新闻、野史秘闻,单纯猎奇,追求刺激,甚至迎合一部分听众的低级趣味,以耸人听闻,博取廉价的掌声和笑声;有的还喜欢滥用一些不符合语法规范的欧化句式、文言词汇,在听众面前炫耀自己博学多才;还有的在演讲中堆砌了大量警言格言、名人佚事、漂亮辞藻,把演讲变成了五光十色的“大拼盘”。诸如此类的不良习惯,都是演讲者学风、文风不正的突出表现。这些习惯如不及时纠正,只能弄巧成拙,丧失听众。②重复哕嗦、轮番轰炸有的演讲者,板着面孔,拿着训人的腔调,结果是“出口千言,离题万里。”重复哕嗦,轮番轰炸,群众讥之为“车轱辘话”,每当听到这种演讲,听众无不蹙额锁眉,陷入一种极为难堪的沉闷境地。捷克斯洛伐克讽刺小说家哈谢克的名著《好兵帅克》中有一个克劳斯上校,有一次他对军官发表演讲:“诸位,那么你们知道什么叫做沟吗?沟就是一批工人所挖的一种凹而长的坑,对,那就叫做沟。沟就是用铁锹挖的。你们知道吗?铁做的工具,诸位,不错吧,你们都知道吗?”这位克劳斯上校讲的都是—堆废话。他的演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了。③夹带衬字或口头语有些人在演讲中常常有多余的“哎、呀、啊、吧”“这个这个”“那个那个”“就是说”之类的口头语,有些人则带衬字。如“反正”“是吧”等等。演讲中的衬字和口头语,对演讲的危害很大。轻则破坏语言结构,造成语言断续、停顿,影响听众情绪,削弱宣传效果;重则在社会活动中碰钉子、招烦恼,严重损害演讲者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