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两直线平行的条件教案教学目标:1.会识别由“三线八角”构成的内错角合同旁内角。2.经历探索直线平行条件的过程,掌握利用同位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判别直线平行的结论,并能解决一些问题。3.经历观察、操作、想象、图利、交流等活动,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4.使学生在参与探索、交流的数学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经历探索直线平行条件的过程,掌握利用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判别直线平行的结论并能解决一些问题。难点:识别由“三线八角”构成的内错角合同旁内角.教法与学法指导:通过分析、类比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来进行归纳整理从而丰富学生对“三线八角”的认识,并根据大量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时注重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思维都得到提高.教学过程:一.立足基础,温故知新活动一.通过以下问题带领学生在复习“三线八角”基本图形和同位角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师出示问题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数一数图中有几个角(不含平角)?问题2:写出图中的所有同位角,并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什么样的角是同位角?生:∠1与∠5,∠2与∠6,∠3与∠7,∠4与∠8师:引导学生从角与截线与被截线的位置关系的角度来描述同位角。问题3:它们具备什么关系能够判断直线a∥b?你的依据是什么?生:∠1=∠5或者∠2=∠6或者∠3=∠7,或者∠4=∠8根据同位角相等判别直线平行.师:很好,出示(问题4:图中∠3与∠5,∠4与∠6这样位置关系的角有什么特点?∠3与∠6,∠4与∠5这样位置关系的角呢?说说你的理由。生:(积极观察,结合课本提示给出)∠3与∠6是内错角;∠4与∠5内错角,∠3与∠5是同旁内角,∠4与∠6是同旁内角。师:追问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内错角、同旁内角位置有怎样的特点?(1)在两条被截线a、b的什么位置?(2)它们在截线c的位置?生:(类比同位角的特点描述内错角、同旁内角位置的特点)在两条被截线内部,在第三截线两侧,满足这个关系的角,是内错角关系.师:非常好,同学们描述一下同旁内角.生:在两条被截线a、b的内部,在第三截线c的同一侧,满足这个关系的角,是同旁内角关系.设计意图: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设计问题1、2的目的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复习,通过对同位角的进一步复习,再次让学生认识到具备同位角关系的一对角是在被截直线的同一侧,在截线的同一旁,相对位置是相同的,为类比学习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做好铺垫。通过问题4,引导学生概括出图中∠3与∠5,∠4与∠6这样位置关系的角,在两条被截直线的内部,在截线的两侧,位置是交错的,这样的角叫做内错角;而像∠3与∠6,∠4与∠5这样位置关系的角,在两条被截直线的内部,在截线的同旁,这样的角叫做同旁内角,由此得到对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初步认识,再通过两个较简单的练习及时巩固,实现本课的第一个教学目标。活动二.巩固练习1:课本随堂练习1:观察右图并填空:(1)∠1与是同位角;(2)∠5与是同旁内角;(3)∠2与是内错角。练习2:如图,直线AB,CD被EF所截,构成了八个角,你能找出哪些角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吗?设计意图:在认识了同位角的概念后,自主探索同旁内角、内错角是一种发展的眼光认识事物的过程。1.探索的意义在于描述和理解位置关系,并把同种位置关系的角归为一类;2.名称由学生给出,给学生以空间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原则。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给出实际问题:小明有一块小画板,他想知道它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于是他在两个边缘之间画了一条线段AB(如图所示)。小明只有一个量角器,他通过测量某些角的大小就能知道这个画板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你知道他是怎样做的吗?画板上下边缘是否平行能利用同位角来判断吗?如果不能,是否可以利用其他角来判断?请你先自主探索,再与同伴交流。设计意图:创设这个情境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测量画板边缘是否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