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初步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技能目标: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科学探究的态度教学重点①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②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教学难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学情分析学生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及消化和吸收,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非常感兴趣,但不够系统,需要进一步学习,澄清一些认识。教学准备课件、实验材料和用具。教学过程:结合学科特点,体现单元组教学环节,学习内容,时间预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设计,问题探究,单元组合作,同层竞争,人人参与,精讲足练,联系实际,点拨升华,集体备课个人备课一、个性学习自主学习建议:消化系统的组成自学提示:阅读教材P36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以及P37第一段。仔细观察这些器官分布在图的两侧(十二指肠除外),想想它们有什么不同。按照食物在人体内的移动路线说出各消化器官。完成下列1-4题:1、消化系统是由和组成的。2、食物在人体内的行走路线是、、、、、、。能分泌消化液的器官有、、、和。3、在下列器官中,基本没有消化功能的是()。A.小肠B.口腔C.胃D.大肠4、能同时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消化液是二.同层展示1-4题:三、小组合作1、小组同层交流:展示的同时,重点质疑。2、异质帮扶,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四、师生探究糖类、脂肪、蛋白质是如何被消化的?四、课堂检测五、完成作业小结:学科知识构建与板书设计反思与重建课堂检测题:1、细嚼馒头,口腔内感觉有甜味,这是由于()A.牙齿咀嚼的缘故B.舌搅拌的缘故C.口腔分泌消化酶的缘故D.与以上三条都有关2.不参与淀粉的消化,但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是()。A.肠液B.胰液C.胃液D.唾液3、淀粉在口腔中通过_______的咀嚼,_______的搅拌,以及_______分泌的_______把淀粉分解成了_______;在_______中,又被____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作业设置一、必做题:(一)基础知识部分1、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有暂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是()A、胃B、小肠C、大肠D、肝脏2、下列消化液中含消化酶最多的是(),不含消化酶的()A、唾液和胃液B、肠液和胰液C、肠液和胆汁D、胆汁3、最大的消化腺是()A、唾液腺B、胃腺C、肠腺D、胰腺E、肝脏4、最长的消化器管是()A、胃B、食道C、小肠D、大肠5、下列不属于消化道功能的是()A、消化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B、贮存食物C、吸收食物中的小分子物质D、分泌消化液6、关于消化道的组成和自上而下的顺序,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口、咽、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B、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C、口腔、食道、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D、口、咽、食道、胃、肠、肛门(二)能力拓展部分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_______两组作对照。(2)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_______两组作对照。(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由此你会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们在制定这项探究计划时,有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四种处理,就是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不搅拌”。你认为这第四种处理____必要。(填“有”或“不”)二、选做题:默写消化和吸收的定义。1、消化:2、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