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历史纲要导引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新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学科素养对接时空观念通达时空观念掌握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1972年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史料实证运用史料实证探究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大革命”的教训,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新突破历史解释明确历史解释研思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的探索和出现的曲折,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重要成果唯物史观立足唯物史观认知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家国情怀渗透家国情怀感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是社会主义建设年代的时代精神知识点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对我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2)大会宣布: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3)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1)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个论述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2)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开展起来。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1(1)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以及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因素,1959~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4.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取得重要成果(1)为了克服困难,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2)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调整很快取得重要成果。(3)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学习聚焦]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人民走自己的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伟大成就。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八大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方针和设想,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大跃进”的错误在于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忽视了中国经济落后的国情,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1956~196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是正确和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知识点二“文化大革命”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1)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2)“文化大革命”在1966年春夏全面发动起来后,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组成的2中央文革小组乘机煽动“打倒一切”和“踢开党委闹革命”。(3)1967年年初,“全国夺权”的“一月风暴”发生。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的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2.“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1)1969年中共九大之后,全国范围内普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