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不同的选举方式既有各自的优点,又存在各自的局限性,了解民主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2.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评价、权衡四种选举方式的利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懂得公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有关错误观点和行为进行分析和批判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民主建设是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理解我国目前采取的民主选举;懂得我国民主选举权利来之不易,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提高自身的民主参与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二、教学重点珍惜自己的民主选举权利,积极参加民主选举。三、教学难点客观看待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优点及局限性。四、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关于民主选举同学们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关于民主选举的内容。学习新课:(情景导入:选举面面观)活动一:观看视频资料一《西王平村村委会选举》在看视频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视频一中反映了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视频一是西平王村年满18周岁的村民通过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的方式选举村委会主任和村委会委员。活动二:观看视频资料二《国家领导人选举》在观看视频二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视频二中反映了什么样的选举方式?视频二和视频一的选举方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视频二说的是2013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选举国家领导人的过程,视频中涉及了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选举方式。选举方式是指选举的形式和方法。选举方式是影响选举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决定着选举人个体选举意愿表达的方式和质量,也直接会影响到选举结果。如果从选民的角度划分,选举方式可以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直接选举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间接选举是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参加选举投票的选举方式。(观点辨析:选举我知道)问题一:有的同学认为:“还是直接选举好,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民主。”你是怎样看待这种观点的。教师总结:我们先通过填图表比较这两种选举方式,然后再来分析这种观点。请同学首先填表。同学填表:直接选举的优点是每个选民都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机会,实现选民意志,选民参加选举热情高。由于当选者是由选民直接投票产生,这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可以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视频一中出现的西王平村的村民积极参加村委会成员的选举,热情很高,就是因为村民可以亲自投票选出代表自己利益的村民委员会成员,实现本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直接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泛的情况下,实施过程中,组织、技术工作等方面存在较大难度,选举成本较高。间接选举和直接选举相比较,优点是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由于代表人数只是公民人数中的较少的一部分,便于组织,选举成本较低,效率较高。而且由于代表素质一般会高于一般公民的素质,会从整体上更好地代表和体现公民意志。但是,由于间接选举是由选民选出的代表进行投票,不能直接表达选民意愿,致使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的阻隔,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甚至会出现对公民意志的片面的反映和扭曲选举的热情受到影响的不足。追问:通过以上综合分析,你能对“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民主的”观点进行全面分析了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作为民主选举的方式,都进行投票选举,表达了选民意愿。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各有利弊,不能简单说哪种方式更民主。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实行间接选举,便于组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此,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民主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同学们知道在我国哪些范围是直接选举,哪些是间接选举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目前,在我国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活动,在国家事务方面,有县以及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在社会事务方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