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周期一、教材分析本节说课的专题是《细胞周期》,主要内容位于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由吴相钰和刘恩山主编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第四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但本专题另外有部分内容涉及必修2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和第四章生物的变异。本专题的定位:1、细胞周期在考试说明中的要求是1,但它是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还有细胞分化的等内容的基础。2、同时细胞周期也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如细胞周期与育种,细胞周期与细胞癌变的关系等。高考动态:近几年高考常以直线图、扇形图和实验分析的形式考查细胞周期的理解,而且所涉及内容愈来愈深,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通过这些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对于该知识点的考查角度都是多种多样的。二、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班级是高三2班和高三5班,目前处于第二轮复习中,这些学生对生物学习兴趣相对比较浓厚,但有时上课精神不够集中,缺乏学习耐心和持久性。基本概念掌握良好,但核心概念掌握不够全面。深入具备解答一般生物题型的能力,但文字表达能力和图表识别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应该多给学生鼓励,提高自信,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找到课堂的归属感。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全面剖析核心概念。同时,也要加强文字表达能力训练和提高视图和读图的能力。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说出细胞周期的概念2,知道细胞周期的起止点。3,举例说明有细胞周期的细胞。过程与方法1,能读懂细胞周期的有关图形。2,能分析有关细胞周期的实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重点和难点由于细胞周期概念和表示方法是本专题的一个基础,所有的细胞周期的题目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然后进行衍生和拓展,并联系生活实际的一些应用。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1、细胞周期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重点)2、细胞周期的调控和影响因素(难点)四、教学策略教法分析(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专题我打算采用5种方法教学,分别是讲授法、分组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反馈练习法和多媒体教学法。学法分析采用课本阅读法让学生静下来、采用讨论研究法让学生动起来、采用反馈自查法让学生查起来。五、教学过程本专题内容共分4个部分1、细胞周期的概念首先让学生找一下下列细胞中哪些细胞具有细胞周期:根尖分生区细胞、胚胎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效应B淋巴细胞、记忆B淋巴细胞、神经细胞、癌细胞、精细胞、精原细胞我的设计意图是:设疑,引导学生思考。再通过翻看书本上的概念,明确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的,高度分化的细胞或者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是没有细胞周期的。2、细胞周期的划分先引导学生说出细胞周期的划分和个时期的物质变化。细胞周期分为G1期、S1期、G2期和M期,其中将间期分成3个时期是浙科版所特有的。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引导学生再次翻看书本上的内容,真正做到回归教材,并关注课本中的有关语句表达。3、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先让学生试着到黑板上画一画。然后多媒体课件展示4幅图,教师归纳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有扇形图、直线图、曲线图和柱形图。然后通过2道题进行反馈练习:(2013·浙江高考)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B.S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C.G2期细胞的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D.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我的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黑板画图和高考真题的巩固练习,进一步强化细胞周期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明白细胞周期这个核心概念的重要意义,然后从题中的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引出细胞周期的影响因素和有关细胞周期的调控。4、细胞周期的调控和影响因素介绍3为科学家:2001年10月8日美国人LelandHartwell、英国人PaulNurse、TimothyHunt对细胞周期调控机理的研究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我的设计意图:通过科学家的介绍和相应的练习,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影响细胞周期的因素有哪些,然后教师归纳,最后再提出细胞周期的调控因子。教师归纳总结:(1)内部因素:不同种类的细胞遗传物质不同,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