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物理[九年级]教学内容: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梳理】引例:有两种液体,要尽快判断出哪种液体的密度更大一些,你准备怎么办?智能提要【重点知识点拨】问:怎样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答:根据密度公式来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因此,只要测出固体或液体的质量m和体积V,代入公式便可求得它们的密度。对于规则的几何体,可用刻度尺测出它们的长、宽、高等有关数据,根据体积公式算出体积。对于不规则形状的固体,可利用量筒(量杯)采用排液法测出体积。但对于不规则且不沉于水的固体可用沉锤法,如测石蜡的体积,方法有二:(1)在量筒(杯)中放适量水V1,用大头针压着石蜡使其全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V2,则V2-V1就是蜡体积;(2)在盛水的量筒(杯)中放入一铁块,读出体积V1,然后取出铁块并用细线与石蜡拴在一起,沉入量筒(杯)中,读出体积V2,则V2-V1就是石蜡的体积,值得注意的是用此法测固体的体积,该固体必须是不溶于水的。使用量筒(杯)应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前应观察所用量筒(杯)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以便选择适合被测物体的量筒(杯)。了解最小分度值,才能正确记录。物质密度的测量原理仪器方法步骤利用此法测固体体积时,必须将待测固体浸没在水中.2.读数时,量筒(杯)一定要放在水平台上,视线要与液面相平,若仰视,读数偏低,若俯视,读数会偏高。若液面为凸形,视线应与凸形液面的最高处相平,若液面为凹形,视线应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经典例题解析】题型一有关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题例1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正确测得石块质量为48g,体积如图10-16甲为________cm3,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kg/m3,图乙是个别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图丙是部分同学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后留下的情景。指出图中违反实验操作规则和实验不规范之处。图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闯关点拨从甲图可以看出V水=60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总=80mL,则V石=60mL;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在称量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实验完成后应该整理好器材。答20称物体质量时又重新调节平衡螺母离开实验室前没有把器材整理好例2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的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知识点利用等量替代法测物质的密度闯关点拨我们在设计实验步骤的时候,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并能力求减少实验的误差。因此,本题就应该先测烧杯和油的总质量,再测出倒出油后的杯子质量,这样两者之差就是倒出油的质量,而此时量筒内油的体积也就是倒出的油体积,有利于减小图10-16实验误差,因而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是不必要且不合理的。答选A[变形题]某班同学收集到一块火山岩标本,他们使用天平、盛水量筒和绳子测火山岩的密度时,出现不规范操作:(1)用绳子扎住这块火山岩,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测它的体积.(2)测量过程中观察量筒读数时,视线均与液面边缘相平.(3)测火山岩体积时发现火山岩吸水性很强.(4)测完火山岩体积,将其取出立即放在天平的盘中称测量.上述有些操作会造成测量值偏大或偏小,其中造成测量值偏小的步骤是.(填序号)分析本题所测的石块──火山岩,与平常的石块不同,火山岩质地疏松,吸水性强,在用排水法测它的体积石易造成偏差,这种偏差主要是:(1)对质量测量的偏差.先放入水中测体积后,火山岩吸收了较多的水,再测质量时,火山岩的质量测量值比真实值大;(2)体积测量偏差.当干的火山岩放入水中后吸收了较多水,使得量筒中的水变少,示数增加的值偏少,测量得到的火山岩体积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小.解造成测量值偏小的步骤是(1).例3“正北牌”方糖是利用一种白砂糖精制而成的长方形糖块,为了测出它的密度,除了一些方糖外,还有下列器材:天平、量筒、毫米刻度尺、水、白砂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