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功能思考过程1.生态系统金字塔的类型。能量金字塔:是利用各营养级所固定的总能量值的多少来构成金字塔。从能量的角度形象地描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转化。生物量金字塔:以生物组织的干重表示每一个营养级中生物的总重量。但是在湖泊和开阔的海洋这样的水域生态系统中,微小的单细胞藻类是主要的初级生产者,这些生物世代经历期短、繁殖迅速,只能积累很少的有机物,并且浮游生物对它们的取食强度大,因而现存生物量很小,这样就会出现金字塔的倒置。但是,一年中流过浮游植物的总能量还是比流过浮游动物的要多。数量金字塔:食物链不同环节上生物个体的数量存在巨大的差异。通常在食物链的始端个体数量多,之后的各环节上生物的数量逐渐减少。数量金字塔的缺点是忽视了生物的重量因素。譬如,一棵树上生活着许多某种昆虫。因而数量金字塔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倒置的现象。【例1】一片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类的个体数比例关系如图2-3-11所示。图2-3-12能正确表示树、昆虫、食虫鸟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的是(选项方框面积表示能量的大小)()图2-3-11图2-3-12思路:题目给出的是树、昆虫、食虫鸟三者的生物个体数量金字塔,要求从选项中选出树、昆虫和食虫鸟三者的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是以生态系统中每一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目为指标绘制的,有时会倒置,本题就是一个实例。而能量金字塔通常是不会倒置的,也就是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规律是普遍适用于各种生态系统的。本题中尽管昆虫的数目较多,但个体却很小,所含的能量也少。所以三者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应该是沿食物链“树→昆虫→食虫鸟”中营养级的顺序逐级递减。答案:C2.加强图示和表解题型的训练。通过图示能将有关知识内容量的变化、质的变化以及内在联系表示出来。学习中要学会读懂模式图、示意图和图解,理解图、表的主要内容及特征,并对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能够用适当的形式(文字、图或表)进行表达。如画出食物链、生物间的关系、补充完善物质循环图等。【例2】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量,如图2-3-13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图2-3-13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思路: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是对食物链、食物链中各营养级、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金字塔”关系、种群数量及其制约因素的认识。考查的目标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理解食物链上各营养级能量逐级递减的原理;理解各营养级生物所含有机物与所含能量的递变关系是一致的原理;理解在捕食关系作用下种群数量变动的规律;能理解题目中图示的四种生物种群所含有机物总量的多少的比较。在平衡的生态系统内,食物链上某一种群数量的增加,应该导致其前一营养级生物种群数量因天敌的压力增大而减少,同时后一营养级生物种群数量因食物压力减小而增加。从图示量值关系看出,有机物占有量依次为丙、甲、乙、丁,因此按营养级由低至高关系形成的食物链应该是丙→甲→乙→丁。如果以种群乙的数量增加为起因,继而引起的变化应以D项合理。答案:D知识总结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本章的教学重点,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能量流动沿食物链进行,它开始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逐步消失于生物的呼吸。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物质则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流动。二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方式多样的信息传递不但可以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一起将生态系统的各组分联系为一体,而且在生物的生存、繁衍、调节种间关系乃至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节内容中,关于生态系统功能在实践中的应用部分介绍较少,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不同的渠道自主地查阅有关生态农业、温室效应、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生物防治)的资料,以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将培养我们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