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美国对华政策;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方针政策;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政治协商会议;全面内战的爆发;人民军队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2.能力方面:(1)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局特点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的教学,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历史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签订以及1946年政协会议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只有共产党真正代表人民的意愿和利益。(2)通过对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反革命策略的揭露,使学生认清蒋介石坚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立场、妄图消灭人民革命力量的反动本质。4.学法指导方面: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材料,训练学习研习史料的方法。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是重点。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在帝国主义支持下阴谋支持内战。但由于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蒋介石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战略,假意邀请共产党商谈和平。为了争取和平,揭露美蒋反动派的阴谋,中共中央派毛泽东等赴重庆同国民党举行和平谈判,并签定了《双十协定》。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只有共产党才真正代表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尽一切努力争取和平。(2)全面内战爆发是重点。1946年6月,国民党在美国援助下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被迫自卫,人民解放战争开始。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必然性的能力,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看清蒋介石“和平建国”的实质。2.难点分析:1)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形势是难点。抗日战争胜利后,原有的中日民族矛盾基本解决,不再是支配中国局势的主要矛盾了。中国时局的特点表现为:①美国把控制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扶蒋反共的基本政策。②蒋介石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要消灭人民革命力量。③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的渴求,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因此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局的特点集中表现为一对主要矛盾。即: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这对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直接决定着中国的发展方向。2)政治协商会议上的斗争是难点。政协会议争论最激烈的是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从表面上看,双方争执的是先实行政治民主化还是先实行军队国家化的问题,实质上是重庆谈判中尚未解决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问题。因为有100万军队和一亿人口的解放区的存在,对蒋介石独裁方针无疑是最大的威胁。国民党坚持先要“军队国家化”,才能实现“政治民主化”,实质是以“民主”为诱饵,要共产党交出军队,抓住这一点,就能够理解政协会议上激烈的争论,归根到底仍是独裁与民主、内战与和平的问题。课堂教学设计师: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些胜利对世界和中国的政治局势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那么,中国的政局发生了哪些变化?中国历史的走向将会怎样发展呢?我们今天就学习这部分内容。(板书:第三章第一节的课题)一、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用心爱心专心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是民族矛盾基本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呢(结合教材插图让学生阅读本课第一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内战爆发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从而得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结论)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并发言)师:蒋介石为了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阴谋发动内战,消灭人民革命力量;美国为了控制中国建立一个亲美反共的政府而支持、帮助蒋介石。所以中国人民同美帝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就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是怎样发展呢?二、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1.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师:蒋介石为什么没有马上发动全面内战,而是在1945年8月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呢?中国共产党明知道蒋介石谈判是假,内战是真,为什么还决定去重庆谈判呢?(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