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知道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能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知道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场合和方法。2、过程和方法通过试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知识的学习,认识科学是有用的。重、难点:1、电流的热效应:电能……热能2、热效应的计算公式:P=I2RP=U2/R的使用。教学器材:滑动变阻器、电阻丝、开关、电源、导线、烧瓶、煤油、温度计等教学过程:一、预习展示:1、通过让学生交流对家中用电器的认识,了解用电器的分类,知道哪些电器是电热器,教师简单引入,继而由学生议论,找2-3名学生发言,简单评价,导入新课2、小组内部交流后展示:如何比较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教师有秩序组织小组发言,对表达困难学生给予适当引导,帮助其树立自信,及时适当评价,并对除课本方法以外其他方法的同学,要鼓励和表扬3、小组内部归交流,在小组中形成共识,然后进行展示:在研究通电导体产生热量与电阻关系的试验中,要使通电时间和电流相等,你有什么方法?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对想不出办法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引导,联系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思考,4、同35、焦耳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公式是什么?教师选取中等或成绩稍差的同学提问,要求尽可能脱离书本、学案能够复述焦耳定律内容,对回答流利者要表扬,对不能回答的同学,要指出其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要求。二、合作探究活动1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1.由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按要求连接实验电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其余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实验结论。(可让学生小范围交流)将实验的现象和结论记录在学案上。2.学生展示观察结果及总结的结论(投影),教师作出评价。活动2研究导体产生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1.学生设计实验,并画出电路图,教师巡视。2.学生展示实验电路图(投影),教师进行评价,进一步完善电路,依据完善的电路,进行电路连接,也可以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操作,教师在旁边指导。3.学生观察实验,教师对实验中易错问题和易忽略问题,进行同步引导,以增强实验效果,4.学生观察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5.学生展示实验结论,教师进行评价活动3探究产生热量与通电时间的关系1.教师组织学生简单讨论:延长通电时间,通电导体所在的液体的温度将会有什么变化?进行实验,观察并验证学生的猜想,(学生的猜想正确率应该很高)教师简述,作出集体评价。引导学生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并将得到的结论记录在学案上。学生展示学案(投影),教师评价。三、精讲精练1、焦耳定律的内容及公式教师对焦耳定律的产生给予解释,说明这个定律是英国科学家焦耳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对焦耳的生平及贡献给予简介,树立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价值观。学生熟读,并背诵焦耳定律,会默写公式2、例:某电热器正常工作时电阻丝的电阻为55Ω,若将其接入220V的电路中,则它在20min内共产生多少焦耳热量?学生看书,重点把握公式中的各符号在本题中对应的物理量及具体数值,要明确规范的解题过程,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解题过程,纠正解题中出现的错误。3、例:一个“220V1000W”电炉,想把它改装后接入110V的电源上,但要保持1000W,应当这样改装()A将电炉丝取下一半接入110V的电源上B将电炉丝取下分成等长两段并联后接入110V电路C再取一根同样的电炉丝和它并联接入110V电路D再取一根同样长的电炉电阻丝和它串联接入110V电路先由学生自主思考,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交流,并展示。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思路,以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集中处理学生中出现突出问题及课堂生成问题。学生做学案中4、5、两题,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四、自我测试学生独立完成学案中自我测试部分题目教师巡视,并掌控时间收缴测试卷。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