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展现设计成果第一节材料一、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本节的教学内容,以及高中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按照材料的来源不同可将其分为天然材料、合成材料(人造材料)和混合材料三类。(2)理解材料性能的含义,对常用的材料性能指标(强度、弹性、韧性、硬度等)有所了解并能定性地进行简单分析应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认识生活中的材料。2)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实验、讨论交流,学会区分材料的种类及分析材料的性能,为下一步选择好材料打好基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对技术设计工作过程的了解与认识,培养交流和分析的能力;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材料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前面第三章指导学生在设计课题的基本完成之后,用材料制作原形或模型的方式将设计的内容展示出来。学习本章,主要是通过对材料种类、性能等介绍给学生认识材料方面引路。以便学生在设计中涉及到选择材料时有进行思考的知识基础,也能体现学生在选材制作时考虑到材料与人、材料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关于本节的教学安排问题。用2个课时完成教学内容。第1课时,主要以实物展示,导航教学内容中的材料分类和性能,提出问题供学生讨论分析,第2课时,通过第1课时布置的作业及“查阅资料”等方式来进一步掌握设计中如何选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应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注:本次课的内容为第1课时)三、学情析分学生虽然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材料,但对材料的理性认识却只是毫基础的。因此教材应引导学生步入对材料的理性认识轨道。此外,有关材料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新材料技术的意义问题等,学生可能从来不曾考虑,而这些常识却应该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应注意启迪。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选择材料应用于设计能力,基于学生对材料的认识和先进技术思想水平,包括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工艺知识、设计原则等。(2)教学难点:学生对材料性能的理解(因为材料的性能是多元的、运用中要考虑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如何把握得恰当,以发挥材料的功能并符合用材的原则等)。五、教学策略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些简单的知识,如材料的分类,并给常见材料进行分类,针对教学重点、难点材料的物理性能的学习,采用技术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后得出结论。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场面,培养学生自己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手段教学意图引入播放撑杆跳视频回答任务驱动通过观看视频思考跳竿的材料组成引出本节内容。一、材料的分类请学生观察身边的各种物品都由哪些材料组成?列举尽量多的材料任务驱动情景导入学生回答材料时在黑板记录。回答找出各种材料引导学生认识材料可分为天然、合成、混合材料三类。学生自学课本90页后对上述材料分类自主学习内容简单自学后用二、材料的性质创设情境:准备几个不同的碗,请大家观察后回答它们都属于哪种类型的材料?回答任务驱动巩固前面所学知识提出一:你喜欢用哪个碗,为什么?讨论思考小组合作引出不同的材料性质不同提出问题二:材料都有哪些性质,物理性质主要有那几个?学生自学课本91、92页自主学习先了解材料的几种常见的物理性能。讲解强度的概念以及各种受力形式认真听讲、思考讲授法掌握其含义用不同的技术试验测试材料的各种物理性能。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技术探究从试验中得出结论三、综合运用分小组画出台灯的设计草图,并请组长说明设计意图及每部分所用材料。小组内一起讨论画出草图并选好各部分的材料小组合作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选材,注意材料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学生做本课小结呈现材料根据来源分为天然和合成和混合。学习了常见的材料的性质选择材料的一般原则作业探究根据你的设计图,遵循以上原则,课下在认真思考一下你的选材是否合理,制作出你心目中的台灯。该活动既包含课堂内容,又促使学生观察生活、生活,从而提高学生适用生活和社会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