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工作总结报告20xx年,全市公安机关在省公安厅和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以建设“平安中国示范区”和“苏南现代化示范区”为目标,践行民生警务,促进民生幸福,公安工作取得新进步。主要成效体现为“四个新”:——民生警务实现新发展。“民生警务研究”课题获公安部立项,十件民生警务实事全部完成;深化次新小区、安置小区、城中村改造,畅通便民做法被公安部推广,全市连续15年未发生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出台《服务“现代化建设推进年”十条措施》,市局被命名为全省2个执法示范市公安局之一。——平安建设再上新水平。刑事案件、命案、“两抢”、盗窃电动车、入室盗窃案件同比下降;破获重大经济犯罪案件18起,圆满完成经洽会、动漫周等大型活动安保45场次;全国见义勇为长效机制建设现场会在常召开,副市长尚建荣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见义勇为表彰大会上发言。——基层基础形成新格局。警用空间信息技术实验室获评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建成全国标准地址库,圆满完成建设社区民警工作平台任务;物证鉴定所第5次夺得“全部满意”佳绩。——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果。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十条规定》,全局性会议次数等同比下降;“问政常州”观众投票满意率居现场参评单位首位;深化文化立警战略,出版《龙城警英》《龙城警探》,建成民生警务文化长廊;出台关爱民警二十项措施,设立“爱警日”;开设《警方110》电视栏目,央视多次刊播。一、以民生警务为统揽,提升公众安全感满意度。一是新推民生实事。抓推进,成立由副市长、公安局长尚建荣任组长的民生实事领导小组,精心制定《民生警务行动计划》,采取群众票选方式产生民生警务10件实事,序时推进求实效。抓重点,推进主XX县区146个小区安防设施提升改造和10万户技防入户工程;优化市区8纵8横16条主干道交通信号“绿波”第1页共4页控制;完成溧阳上兴、武进雪堰等10个消防队站建设;市内户口迁移实现“一站式”办理。抓创新,推广钟楼“智慧安防”和武进“车卫士”防盗系统,免费安装电动车4.2万辆;整合320电视频道资源,开发“掌上交管”“数字消防”“网上车管所”等一批特色服务。二是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推出创新举措,成立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为全市19个重点建设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建立首家交通事故处理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办证、婚育、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拓展服务平台,全面启动轨道交通公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青洋高架北延、兰陵地道人防工程、龙城大道隧道施工等重点工程服务保障;增设内保服务站、车管服务点12个。进一步优化窗口服务,精简归并行政审批事项28个;在全省首推消防窗口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形成治安、交巡警、出入境、消防四区综合受理模式,窗口行政审批事项授权达85%以上;利用“三合一”阳光政务平台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206.8万件。三是加快成果转化。创新群众工作,开展警民恳谈700余场1.2万人次,“平安常州”微博被评为“百强党政机构微博”“全国十佳公安机关影响力微博”;《政风热线》群众反馈意见建议办结率100%。宣传品牌亮点,评选“常州公安十大亮点”和“民生警务成果展示十佳案例”,全年刊发宣传稿件6951篇。二、以平安建设为主线,提高治安局势驾驭能力。一是严打违法犯罪。保民安,全年命案全破,命案发案数创2000年以来最低。护民利,深入开展打击电信诈骗、盗窃电动车等专项行动,追缴赃车500余辆;惠民生,开展打假、打传和整治假发票、扫黄扫赌等专项行动,破获食药品案件30余起。二是织密防控网络。在社会面加大平安社区建设力度,构建党政推动、社区行动、公安主动、部门联动、群众齐动的“五动”格局。在企事业内部推广“政企警社”四位一体安防联合会,设立护学岗112个,全市校园刑事案件、侵犯师生权利案件同比下降。在重点领域加大工作力度,成立市保安协会,1.3万人通过保安员培训考试;推进警务西进,构建市县一体化警务格局,加强区域警务交流合作。三是强化安全监管。狠抓交通安全,完善交通安全设施2860处,开展酒驾、非机动第2页共4页车整治等专项行动。狠抓消防安全,出台政府消防工作考核办法,推进消防“网格化”、重点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