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那些知识点(连载一11.20)第六章交易性金融资产定场诗:远看灯笼大,近看大灯笼。灯笼是灯笼,上面尽窟窿。“嘭”破灯笼。话说中级会计实务是中级考试最难的一门,那究竟难在哪里呢?本人以为难在难易理解。难在教材比较枯燥无味。倘若以理解知识的角度或者是考生的角度来看待这个资产,摆脱客观介绍的口气,那么知识点就不会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所以本连载希望能以考生的理解的角度说说教材中的知识点,帮助大家先理解后记忆,学习变的更轻松。一、主要账务处理交易性金融资产天生就不是持有期限长的资产,因为资产如其名,“交易性”三个字给这个资产打下了先天性不足的“烙印”,说明该项资产持有目的就不是为了守你一辈子说白了就是为了“交易”,一旦有交易机会就会把资产卖出,而市场瞬息万变如小孩的脸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给卖了。能够充当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一般就是公允价值比较容易确定的,也就是容易变现的资产,比如债券、股票什么的,企业持有这些资产不是为了长期投资,说白了就是“搂草打兔子”,赚个打“酱油”的钱,反正资金在那里闲着也是闲着,总比放银行强多了不是。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股利/应收利息投资收益(交易费用)贷:银行存款所以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特点和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随时要被出售(人要是被这样对待可真没有安全感),企业关注的就是你给我带来了多少“投资收益”,到底能打多少瓶“酱油”?所以与这个资产有关的交易税费、股利利息,公允价值变动等等统统都算到投资收益里面,当然什么时候放到投资收益还要注意时机,不能鲁莽。因此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特点:购入和卖出费用全部入投资收益;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了,投资者认为这个公允价值变动是体现了企业此时此刻的实际资产,但是毕竟还没有变现,所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纵然是损益,也终究还没有变成实实在在的“投资收益”,即便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年底勉为其难地转入“本年利润”账户了,投资者主观感情上还是不愿意承认其为真正的“投资收益”,看来媳妇还是没有最终熬成婆。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或者相反)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或者相反)借:本年利润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者相反)到最终处置的时候,也就是“秋后算账”的时候,最后的交易费用肯定计入投资收益这个地球人都知道。关键是之前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累积余额也要计入“投资收益”,一方面是为了照顾投资者感情,媳妇熬成婆了,终于可以在“投资收益”中核算了另外就是税法上这个时候才是确定公允价值带来的收益的时候。一般情况来说,不管你会计上计算公允价值计算得多么高兴,不管你怎么折腾,税法就是稳坐钓鱼台:什么公允价值?我就是不承认你!爱折腾你折腾去。其实税法也是为了你好,公允价值变了,但是你没有卖出去啊,所以肯定这笔钱还没有到你腰包里,所说破天也不是实实在在的钱,现在不征税,让你高兴两天,因为现在征税你还真不一定能拿出来;当你最后处置了,把钱拿进腰包的时候,税法上就盯上你了,那么这个时候也就是税法上“秋后算账”的时候了,实实在在的收入,纳税吧。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投资收益(或者相反)借: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所得税费用)所以上面这个分录不管对会计还是对税法都具有重要意义,当然明眼人可以看出来,这个科目是损益类科目一借一贷,等于是一增一减,不对当期损益产生影响,因此这个分录对会计来说是象征意义是大于实际意义,而对税法来说那肯定是实际意义更大了。革命上有个“烈士追认”,那么会计上也有个名分追认,这个分录就相当于是给之前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个“媳妇”,给追认为“投资收益”这个“婆婆”了。所以很多人也不需要过于较真这个处理,这也就是公允价值核算的资产的一个通病,就是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影响最后都要在算账的时候来个追认,比如投资性房地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这些大家在以后学习中都会遇到。二、涉及的其他内容交易性金融资产开了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的头,当然在中级实务中投资性房地产更为考前,个人觉得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