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8页洛阳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业和谐发展关系研究目录洛阳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方面有其它城市所没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由于我们长期注重保护而轻开发,使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并没有打响,文化遗产的价值并没有真正在旅游业占有更大的比重。一、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业的发展(一)文化与旅游(二)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三)洛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二、洛阳旅游业发展现状(一)旅游业已成为洛阳的优势产业(二)洛阳旅游业特色不突出(三)洛阳旅游业发展定位不明确三、开发历史文化名城资源,发展旅游业的构想(一).优化资源开发理念:有所选择,强化体验(二).旅游产品优化:细分市场、活力精品(三)洛阳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旅游的构想四、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相互关系(一)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第2页共28页第1页共2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8页(二)资源禀赋和旅游经济内涵(三)旅游产品形式和游客体验本质洛阳历史文化名称与旅游业和谐发展关系研究2009年8月,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共同发布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说明,我国旅游和文化的融合发展正在形成一个有效机制,旅游和文化的繁荣发展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洛阳是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自不待言。在海内外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随着全民教育素质的提高,人们的旅游热情,会由单纯的游山玩水逐渐向知识型旅游方向转变。洛阳也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文化与旅游相互结合,共同发展上有着其它地区所没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打响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是促进洛阳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一、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业的发展(一)文化与旅游旅游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驾驭自然的一种生动反映,弄清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全面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对于提高旅游行业素质,增强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力,促进旅游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第3页共28页第2页共2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8页旅游的文化属性。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在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此言透彻地阐明了旅游与文化关系的密切程度。旅游主体的文化本质。旅游作为一种跨时空的消费活动,它的广泛出现是经济发展驱使的结果,但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更需要内在的动因,正如先秦思想家墨子所讲的,“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人类在基本生存需求满足之后,随着收入的增长,必然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但是,旅游活动更是文化驱使的结果。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经济发展固然为社会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是社会文化与观念的革命。二战以后世界范围内旅游活动的兴盛,从客观条件看,是全球经济恢复、繁荣的结果,从深层次看,它是文化观念转变的结果。旅游者以追求精神享受为目的,可以说是文化消费者。因此,旅游业的核心产品只能是文化产品或文化含量高的产品,旅游经营者只有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才能从交换中实现盈利的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资源的开发者不仅要了解旅游资源本身的特征和功能,还必须了解游客所追求的文化特征,第4页共28页第3页共2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28页开发出满足各类旅游的文化旅游产品。旅游业的文化特征还渗透在各旅游部门的运行过程中,旅游的文化性是其产业特殊性的集中表现。文化既是旅游业的物质资源基础,又是它的精神动力支撑。文化作为人类劳动和智慧创造的结晶,贯穿着人类的发展和演化的整个过程,从而构成了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类型及其内涵。这些异彩纷呈的文化现象,其特质有三个:首先,文化是人的创造物,而不是自然物,它是一种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