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基础达标]1.古人坐船从位于漓江的桂林直达位于湘江的长沙,这种情形最早只可能发生在()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2.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A.宗法制B.皇帝制C.分封制D.郡县制3.秦朝的下列措施能否定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度的是()①郡县制②三公九卿制③皇位继承制④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A.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5.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秦古始。”秦始皇针对上述问题,“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A.攻打匈奴,修长城B.实行分封制C.实行郡县制D.实行行省制6.秦朝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被称为“千古创论”。郡县制()A.始于秦朝的建立B.终于汉初分封王国C.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便于扩大秦国版图7.右图是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收藏的一块砖,此砖正面以凸线划分为12个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被推测为秦代遗物。砖文“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这一遗物印证了秦朝()A.疆土辽阔,臣民众多B.国家统一,皇帝集权C.社会稳定,人民富裕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8.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题号12345678答案[能力提升]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材料三秦权秦半两钱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秦朝采取的什么措施?(2)材料二反映了秦官僚制度的突出特征是什么?这一制度的本质是什么?(3)材料三得以在全国推行的根本前提是什么?(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秦王朝为巩固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简要分析其历史意义。【答案解析】1.D2.D3.B4.C5.C6.C7.B8.B9.(1)实行郡县制。(2)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本质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统治。(3)秦的统一。(4)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意义:有效地维护了统一,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