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基础达标]1.“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啭,三通两制促和平。”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A.50年代末60年代初B.60年代末70年代初C.70年代末80年代初D.80年代末90年代初2.学习了“一国两制”后,下面四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最符合“一国两制”的理论()A.王山:“一国两制”只适用于中国,对其他国家不适用B.赵明:“一国两制”会改变中国大陆社会主义性质C.许华:“一国两制”首先要坚持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D.李力:“一国两制”就是要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3.邓小平早在1984年就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该观点表明()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C.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D.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4.在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日子里,《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评。其中有这样的评论:“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本地,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心存怀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经烟消云散了。”请你给该评论加一个合适的标题()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B.“一国两制”——香港繁荣稳定的制度C.“一国两制”能够解决台湾问题D.“一国两制”——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5.“日前,英国驻香港总领事柏圣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道,让他感受最深的是香港的不变——回归十年,繁荣不改。”香港回归十年,繁荣不改主要得益于()A.香港政治经济基础好B.有利的外部环境C.“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D.香港人的勤劳6.“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一声乳名:‘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澳门与祖国大陆分离历时()A.三百多年B.四百多年C.五百多年D.六百多年7.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B.“九二共识”的达成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8.下面交接仪式反映了祖国统一大业史上的光辉瞬间,这些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运用()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爱国统一战线C.和平与发展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题号12345678答案[能力提升]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80年代以后,邓小平多次发表谈话,全面阐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深刻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材料二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材料三2008年11月6日,2008年12月15日马英九会见陈云林两岸“三通”正式启动请回答:(1)材料一中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目的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一国两制”有何体现?(2)材料二中“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体现了中国政府一种什么原则?(3)材料三反映了海峡两岸关系怎样的发展趋势?【答案解析】1.C2.C3.B4.B5.C6.B7.A8.D9.(1)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一国两制”成功实施。(2)独立自主解决内部事务的原则,不允许别国干涉我国内政。(3)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隔绝状态已被打破,海峡两岸关系缓和并呈现出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两岸已实现“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