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试验试验一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试验一、密度测定(一)主要仪器设备李氏瓶(见图14-1)、筛子(孔径0.20mm或900孔/cm2)、烘箱、干燥器、天平(称量500g,感量0.01g)、温度计等。(二)测定步骤(1)将石料试样研碎,过筛后放在烘箱中,以不超过110℃的温度烘干,直至其质量不变为止。烘干后的粉料放在干燥器内,备用。(2)在李氏瓶中注入煤油或其他对试样不起反应的液体至突颈下部,记下刻度数。将李氏瓶放在盛水的容器中,在试验过程中保持水温20℃。(3)用感量为0.01g的天平称取60~90g试样,用漏斗将试样渐渐送入李氏瓶内(不能大量倾倒,以免妨碍李氏瓶中空气排出而影响粉末继续下落),使液面上升至接近20cm3的刻度为止。再称剩下的试样,计算送入李氏瓶中的试样质量m(g)。图14-1李氏瓶(单位:mm)(4)将注入试样后的李氏瓶中液面读数,减去未注以前的读数,得试样的绝对体积V(cm3)。(5)按下式计算密度:ρ=m/V(g/cm3)注:按规定应做两次试验,求出两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结果相差不应大于2%。二、表观密度测定(一)主要仪器天平(称量1000g、感量0.1g)、游标卡尺(精度0.1mm)、烘箱等。(二)测定步骤(1)将石料试件放人烘箱内,以不超过110℃的温度烘干至衡重。用游标卡尺量其尺寸(cm),并计算其体积V0。然后再用天平称其质量m(g)。按下式计算其表观密度:ρ0=mV0(g/cm3)(2)求试件体积时,如试件为立方体或平行六面体,则每边应量三次,求其平均值,然后再按下式计算体积:V0=a1+a2+a33×b1+b2+b33×c1+c2+c33(cm3)式中a,b,c分别为试件的长、宽、高。(3)求试件体积时,如试件为圆柱体,则在圆柱体上、下两个平行切面上及试件腰部,按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量其直径,求6次的平均值d,再在互相垂直的两直径与圆周交界的四点建筑材料3上量其高度,求四次的平均值五,最后按下式求其体积:V0=πd24×h(cm3)三、孔隙率的计算将已经求出的密度和表观密度(用同样的单位表示)代入下式计算孔隙率:P0=ρ¿ρ×100%四、吸水率试验(一)主要仪器天平(称量1000g,感量0.1g)、游标卡尺(精度0.1mm)、烘箱、玻璃(或金属)盆等。(二)试验方法(1)将试件置于烘箱中,以不超过110℃的温度烘干至质量不变为止,然后再以感量为0.1g的天平称其质量m(g)。并测出其体积V0。(2)将试件放在玻璃或金属盆中,盆底放些垫条(如玻璃管或玻璃棒),使试件与盆底不紧贴,水能自由进入。(3)加水至试件高度的1/3处,过24h后再加水至高度的2/3处,再过24h加满,再放4h。逐次加水能使试件孔隙中空气逐渐逸出。(4)取出试件,抹去表面水分,称其质量m1(g)。(5)为检查试件吸水是否饱和,可将试件再浸入水中至高度的3/4处,过24h再称其质量。两次质量之差不得超过1%。(6)按下式计算吸水率:质量吸水率:ω=m1−mm×100%体积吸水率:ωv=m1−mV0×100%(7)取三个试件的吸水率计算其平均值。试验二水泥试验一、水泥试验的一般规定(1)水泥取样不同水泥品种的取样规定不同,对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建筑材料4水泥、粉煤灰水泥的取样规定是:水泥出厂前按同品种、同标号编号和取样。袋装水泥和散装水泥应分别进行编号和取样。每一编号为一取样单位。水泥出厂编号按水泥厂生产能力规定:120万t以上,不超过1200t为一编号;60万t以上~120万t,不超过l000t为一编号;30万t以上~60万t,不超过600t为一编号;10万t以上~30万t,不超过400t为一编号;4万t~10万t,不超过200t为一编号;4万t以下,不超过100t和3d的产量为一编号。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试样,总量至少12kg。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百分数及其性质。(2)试验室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3)试验室温度应为17~25℃,相对湿度大于50%。养护箱温度为(20±3)℃,相对湿度大于90%。(4)水泥试样、标准砂、拌和用水及试模的温度应与试验室温度相同。二、水泥细度检验(80μm筛筛析法)筛析法测定水泥细度是用80μm的筛对水泥试样进行筛析,用筛网上所得筛余物的质量占原始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水泥样品的细度。试验分负压筛法及水筛法,在没有负压筛和水筛的情况下,允许用手工干筛法测定。(一)主要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