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92页共10页内容摘要:交互特质作为新媒体艺术的显著特征,是区别于其他后现代艺术门类的关键。本文从新媒体艺术的交互认知特征、新媒体艺术的多媒介融合机制、以及审美的主客体交互特性几方面探讨新媒体艺术的审美形式的革命性变化,关注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品格,考察现代技术条件下由新的媒介手段所构成的全新艺术经验,分析和理解新媒体艺术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关键词:新媒体艺术交互审美视觉文化在20世纪由于媒体形式的空前拓展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型,面对新媒体艺术,我们已经不再陌生。早在20世纪50年代,德国思想家海德格尔就富有预见性地宣称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图像的世界。之后电视机普及,视听媒体日新月异的变革,无论是从技术还是大众审美层面,显然新的媒体形式替代了旧的媒体形式,社会生活也全面进入由数字技术支撑的媒体化时代,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艺术得以萌生和发展。新媒体艺术和当代科技的发展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被称为“艺术与技术的蜜月期”。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引导了新的审美趣味,新媒体艺术也同时打上了技术化的烙印而称为技术化的艺术。新媒体艺术大量地运用了数字技术、视频手段来表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观看和创作之间的关系,在新媒体艺术展上,很多观众发现他们可以很容易的参与到这些艺术的展示中,并和艺术品发生关系,而参与的方式可能很简单:拨打地面上的一个手机电话,或者观看环境中由于自己的存在而投射出的全新影像。沟通与合作成为新媒体艺术范畴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关注的焦点。“新媒体中的媒介,不仅仅指艺术表现的物质载体或手段,而且指当代艺术作为文化活动面向社会、进入社会公共空间的方式”1。由于受到六十年代观念艺术,以及早期未来主义宣言和达达式行为的影响,五、六十年代的前卫艺术实验中也出现结合机械技术的动力艺术(kineticart)和最早的电子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显然具备了交互操作性的特质。当今的新媒体艺术家正在不断尝试艺术家与技术人员的新型合作关系、艺术与环境的新型关系,以及艺术作品与观众的参与形式,并以此为目的展开了一系列的试验性艺术活动。结合声音、影像和交互强调现场的当下感,这种具备强烈的后现代艺术特征的艺术代表了一种融听觉文化、视觉文化、触觉文化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正由于它具备了复合性与多元性,无疑引导了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向。本文将从新媒体艺术的交互认知特征、新媒体艺术的多媒介融合机制、以及审美的主客体交互特性几方面探讨新媒体艺术的审美形式的革命性变化,考察现代技术条件下由新的媒介手段所构成的全新艺术经验,分析和理解新媒体艺术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一、关于新媒体艺术的交互认知特征从媒介形态演化和人类行为学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把新媒体艺术发展看作1范迪安.从媒体变革到文化视线——在中国当代艺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北京:美术研究.2002(3).p66第93页共10页第92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93页共10页是人类行为的互动。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艺术家看到了尝试新的表现手法的无限可能性,借助各个媒体形态的交替,综合表现的过程也是艺术家自身追求新的艺术形式的过程。媒体之间的交叉并置,相互映照,衍生出更为宽泛的交互深度。交互的实质是“多个参与者交替听、想、说的循环过程”2,或者是“在两者之间(无论是生命体还是机器)连续作用和反应的过程”3,往往新媒体艺术创作的交互的目的在于制造交互的事件而并非交互的结果,过程审美则是新媒体艺术交互认知的焦点。以下将就交互特征最明显的网络媒介为个案,逐步揭示新媒体艺术的交互原则和认知特征。(一)以网络媒介的交互用户为个案1、匿名性互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促成了一个与物质空间对应的数字化的虚拟空间的诞生,在网络中组织了人与人的新型的关系,从而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网络人际关系,在这个空间中,信息的交换和相互作用变得有形和可感知。因特网和虚拟现实打开了这种新型互动的可能,网络使虚拟社群与现实社群以一种交叉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