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限时集训(十四)突破点21[建议用时:45分钟]1.(2016·东北四市一模)已知A、B、C、D、E、F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质子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均相等,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的基态原子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成单电子数的3倍,E4+与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F是第四周期d区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E的价层电子排布式:________。(2)A、B、C、D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3)F(BD)4为无色、挥发性的剧毒液体,熔点-25℃,沸点43℃。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呈四面体构型,该晶体的类型为________,F与BD之间的作用力为________。(4)开发新型储氢材料是氢能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①由A、B、E三种元素构成的某种新型储氢材料的理论结构模型如图甲所示,图中虚线框内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________种;甲乙②分子X“”可以通过氢键形成笼状结构而成为潜在的储氢材料。X一定不是________(填标号);A.H2OB.CH4C.HFD.CO(NH2)2③F元素与镧(La)元素的合金可作储氢材料,该晶体的晶胞如图乙所示,晶胞中心有一个F原子,其他F原子都在晶胞面上,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已知其摩尔质量为Mg·mol-1,晶胞参数为apm,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该晶胞的密度为________g·cm-3。[解析]“根据A”的质子数、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均相同可确定A为H,结合B的电子排布特点可确定B为C,由D的电子排布特点可确定D为O,则C为N;E4+核外有18个电子,可确定E为Ti,结合F是第四周期d区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可确定F为Ni。(1)Ti的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其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24s2。(2)根据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确定电负性:O>N>C>H。(3)该晶体熔、沸点较低,由此可确定该晶体为分子晶体,Ni与CO之间以配位键相结合。(4)①从图中可看出构成直线形的C原子采取sp杂化,左侧球形结构中C原子采取sp2杂化,直线形和球形连接处C原子为sp3杂化,即该储氢材料中C原子有3种杂化类型;②CH4分子间不存在氢键,HF分子间虽存在氢键,但不能形成立体笼状结构,形成的是链状结构,故不能构成储氢材料;H2O和CO(NH2)2中均存在氢键,可成为潜在的储氢材料;③利用均摊法可确定晶胞中Ni的个数为1+(4+4)×=5,La的个数为×8=1,则该晶胞的化学式为LaNi5;设晶胞的密度为ρg·cm-3,则(a×10-10)3ρ=,解得ρ=×1030g·cm-3。[答案](1)3d24s2(2)O>N>C>H(3)分子晶体配位键(4)①3②BC③LaNi5×10302.(2016·福建厦门一模)NO和NO都是常见的配位体,易与金属结合生成配合物。(1)基态氧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有________个,基态氮原子的核外电子轨道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O和NO中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消除雾霾利用金属氧化物吸收氮的氧化物,MgO、BaO、CaO、SrO吸收氮的氧化物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4)下表为含氧酸根XO的键长数据:含氧酸根XOPOSiOSOClO实验测定键长(pm)154163149146共价单键半径之和(pm)179186175172PO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X—O之间的实测键长与理论键长有差异,其原因可能为X—O之间形成了多重键:首先是X原子的________轨道与O原子的2p轨道形成________键;其次是X原子的________轨道与O原子的2p轨道形成________键。(5)铁有δ、γ两种晶体,如图所示。两种晶体中距离最近的铁原子间距相同。δFe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δFe和γFe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解析](1)基态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未成对电子数有2个;基态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p能级是3个轨道,遵循洪特规则和泡利原理。(2)NO中氮原子是sp杂化,NO中氮原子是sp2杂化。(3)金属性越强,其氧化物吸收氮的能力越强,所以吸收氮的氧化物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BaO>SrO>CaO>MgO。(5)设δFe晶胞的边长为a1,γFe晶胞的边长为a2,根据两晶体中距离最近的铁原子间距相同得a1=a2,所以两种晶体晶胞体积比为V1∶V2=a∶a=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