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高考考前家长会高三(4)班热烈欢迎各位家长光临指导!祝各位家长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祝各位同学心情愉快,高考顺利,金榜题名!一、了解学生,关注高考,淡化高考6月,被人们戏称为“黑色6月”,因为高考在6月进行,它是一锤子的买卖,是考生和家长的重要拐点、节点和平台,因此牵动着考生和家长的每一根神经。而科学的实践和研究表明,考试之前(尤其是前3个月)是考生精神最为紧张、压力最大的时期。某校曾对应届高中毕业生进行考前(3个月)跟踪体检:考生们普遍比平时血压偏高,心跳加快,失眠者明显增多。而且越接近考期,上述反应越明显,生理反应变化越大,考生们的压力越沉重,考前如何为考生减压,已成为考生及家长、社会共同关注问题。我们的学生,你们的孩子现在已经觉醒,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义务,学习非常努力、尽力,令我们感动,在此情况下,我们主张既要关注高考,又要会关注,淡化高考,理论依据是:用黄老的无为思想作为指导,无为,无不为。二、正常心态,正常定位,树立自信很多考生反映,临考前常常胡思乱想,担心考不过别人或考试失常,辜负了父母的辛勤培育,十几年的汗水付之东流,甚至想到今后如何就业问题。长此下去,必将分散精力,甚至造成失眠,严重者导致精神错乱。物极必反,欲速不达。因此应该教会你的孩子学会从各种压力中自我解脱。如今,就业的渠道多了,即使考不上理想大学,只要在大学里继续努力,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照样前程光明,还可以到大学弥补---考研、考国家公务员等,只有这样,才能在复习和考试时藐视同类对手,根据自己的平时成绩,用正常心态,正常定位,放下包袱,建立信心,平和情绪,轻装上阵,精力也才会更加集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从而取得好的成绩。三、正常作息,安排合理每个考生都应掌握自己的生物钟规律。每个考生都应该清楚一天中自己的“黄金时刻”,定出情绪高涨和低落时的学习计划和安排,提高复习效率。考前一月切忌盲目过度“开夜车”。至少在高考前2-3周内,不能再废寝忘食地硬拼复习,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因为考前睡眠质量直接关系到考生的临场发挥,睡眠充足,场上才能保证头脑清醒,思维敏捷;要坚持早起锻炼,做早操、跑步等;每天中午应坚持一个小时左右的午睡,以强化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四、正常对待,家长不可过分“优待”考生的家长往往对孩子考试的期望值过高,对孩子的“优待”也会随之升级,突出的作法便是陪读陪考。有的家长舍不得让孩子晚上独自灯下熬夜,宁可不睡觉,也要坐在一旁陪读;还有的家长宁可不上班,被单位扣发工资和奖金,大考小考都要陪,据某省教委家庭教育协会的联合调查,发现小学生父母陪读占75%,而高三学生父母陪读的占80%以上。有的甚至几代人陪读,然而,殊不知,如此过分“优侍”,对考生的负面效应往往大于正面效应,易使你们的孩子增加“有负家长厚望”的心理压力,同时导致学生的自我独立生活能力减弱,对父母依赖性增强,“长不大”。因此,我们认为,家长只须在生活、饮食方面给予适当、适度调整就可以了,大可不必过分“优待”。五、正常生活,适度调整营养饮食由于学习紧张,大脑处于疲劳状态中,体内分解代谢加快,考生体质相对下降,免疫力降低,再加上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暑热期,气温有时高达30℃左右,闷热难当,有时热浪袭人,而有时又阴雨连绵。在这样的天气下,一定要注意科学饮食保健。否则,极容易引起中暑或精神烦闷,影响效率。一般情况下应讲究均衡饮食,瓜、果、青菜、鱼、豆类等都要吃一点。可适量吃些瘦肉类。切莫吃不卫生的食品。此时,家长应做好考生的“后勤”,菜的花样要多,可口,牛奶、蛋糕类可适量吃些,但不可过度“开小灶”。高考备考建议:正常就好!心态正常就好;生活一般就好;休息充足就好;身体健康就好;学习尽力就好;考试理想就好。谢谢贵家长光临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