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08年中考)早梅唐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注:“销”同“消”。(1)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2分)【参考答案】“白玉条”句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3分)【参考答案】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09年中考)城南宋·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1)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参考答案】雨量之大,雨势之猛。(2分。意思符合即可)(2)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参考答案】白居易的诗以“野火”衬托青草顽强的生命力;曾巩的诗则通过与“桃李花开尽”作对比,突出了青草难以摧毁的精神。(3分。白诗分析1分,曾诗分析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10年中考)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宋·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1)一、二两句写出了“海棠树”怎样的特点?【参考答案】枝叶繁茂,新叶翠微;含苞未放。(2)“借花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做赏析。【参考答案】将春风中不轻易开放的海棠与争相绽放的桃李作对比,说明了做人不要轻浮,不要炫耀,而要注重蕴积,保持沉稳。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11年中考)春山夜月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参考答案】“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第1页共8页2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12年中考)送人之松江宋·俞桂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微雨过松江。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袂:袖子。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1)《送人之松江》所写送别的季节是,《别董大》所写送别的季节是。【参考答案】秋季冬季(2)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参考答案】前诗通过写西风烟雨等环境和借酒消愁,来表现诗人离别时沉重、悲伤的情绪;后诗通过劝慰朋友天下到处有知己,来表现诗人离别时乐观旷达的胸襟。(意思符合即可)三考题解析题目朝代作者格律类别内容08年中考早梅唐张谓七言绝句咏物诗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09年中考城南宋曾巩七言绝句写景诗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10年中考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宋元好问七言绝句咏物诗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11年中考春山夜月唐于良史五言律诗写景诗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12年中考送人之松江别董大宋唐俞桂高适七言绝句七言绝句送别诗送别诗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微雨过松江。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