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3页21世纪经济报道事业单位改革启动,分类是关键,部分单位跑部求参公(2011-04-1509:16:53)转载标签:汪玉凯浙江事业单位改革21世纪公务员管理全国事业单位5年完成分类80%保留事业编制21世纪经济报道耿雁冰北京报道2011-04-1500:21:35核心提示:经过分类后,约80%属于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或为政府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原则上将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内。迟滞多年后,广受关注的全国事业单位改革,终于有了清晰的路线图。据了解,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指导对全国事业单位进行统一分类,并计划在5年内完成这一工作。现有的事业单位将被划分为三个大类进行转型。其中,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将转为行政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将转为企业。本报记者了解到据有关部门测算,除第一和第二类外,剩下约80%属于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或为政府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这部分原则上将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内。这是一个大手术。3000多万人的前程和命运,将在这场分类改革中被“划分”。迟疑5年的“敏感手术”对现有事业单位分类恰当与否,决定着相应的配套政策能否有效制定和实施。第2页共13页第1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3页从2001年到2004年间,浙江、江苏、辽宁、山东先后制订了本地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实施方案,中央也曾在2004年开始着手准备全国范围的分类改革方案。2005年年底,国家相关部门曾一度拟定了一个全国事业单位改革总体方案和四个配套性方案。据知情人士回忆,这份总体改革方案在设计上颇为犀利,分别涉及到分类标准、人事制度、财政供给、养老保险等内容。“当时是准备全面实施事业单位改革的,但部分地方从财政条件和社会稳定角度提出异议,表示实施起来有困难。其他配套政策的制定部门如人社部和财政部也提出了一些看法。”一位知情人士介绍说。此后,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放缓,中央决定先行制订一个试点方案,在试点地区总结经验再推广。2008年11月份,由中央编办以内部传达形式印发了一份《关于事业单位分类试点的意见》,为分类改革步骤提供了原则指导。上海、重庆、浙江、广东、山西5个省市于2009年率先在全国进入分类改革试点。根据要求,分类改革试点于2009年1月起实施,省直事业单位改革于2009年底完成,市、县、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于2010年底完成。分类之难,难在几乎所有事业单位都不同程度地“沾了经营”。绝大多数事业单位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商业项目,行政、公益、经营职能混在一起,难分彼此。比如有些新闻出版单位,既有政府宣传职能,又有广告、房地产之类的项目,那是算公益类,还是经营类?还有一些行政附属单位,如统计、培训、信息服务等机构,有行政职能,也有经营项目,是应该回归政府体系,还是转为企业?很难分。“试图用一个定义去概括事业单位的一般属性,多半会犯简单化的错误,因为事业单位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已经远远超出了任何言词定义所能够概括的极限。”中国政法大学方流芳教授说。在2010年召开的公益机构改革与公共服务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介绍说,目前全国共有事业单位120多万个,工作人员3000多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约2000万人,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7.3%。行业协会机关报刊算哪类?分类改革之难,还有另一个原因——未定性先分类。第3页共13页第2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3页据介绍,在探索事业单位分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是按照事业单位的属性来分的。“事业单位本来应该是围绕着公共利益来设立的,而现在有些事业单位却是在国企改制、部委机构改革中为政府财政减负、分流人员、解包袱而成立的,比如一些行业协会,一些部委下属的报刊杂志出版社等等。”一位接近编制机构的人士告诉记者,对于这部分单位,首先应该明确哪些是应该回归公共部门的。如果这个分类做得不好,那么下一步人事制度改革中的聘用合同就会性质不明。”按照分类指导意见,对目前难以确定类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