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耻近乎勇——做人从知耻开始学习目标:1、羞耻的观念2、羞耻之心的重要意义3、羞耻感作用具有双重性及对待方法4、培养羞耻之心及对待民族责任感与民族耻辱感的关系•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发下来了,小明考了100分,受到老师的表扬。他得意忘形的看着同桌小刚的试卷,眼里露出一丝嘲笑。数学成绩一向好的小刚只考了95分,但他很不服气,因为他知道小明的成绩是他作弊来的。而事先他们曾经约定要在这次考试中比个高低。(1)小明和小刚到底谁赢了这场“比赛”?为什么?(2)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准备如何让小明提高认识,改正错误?要让小明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要有羞愧之感。小刚,因为小明的100分是作弊来的。自主学习:1、什么是羞耻的观念?2、什么是羞耻之心?原因?3、什么是知耻?1、羞耻的观念指:对自己言行的过失和对自己不道德、不负责任的行为要有羞辱惭愧之感。P232、羞耻之心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一种精神力量。P243、知耻的概念•知耻就是在内心建立起辨别善恶、是非、美丑的标准,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重要条件。学会做人应从知耻开始。P24免监考考场情感体验:“耻辱戒指”的故事•请简述P24页的“耻辱戒指”的故事。•听了上面的故事,你有何感想?在我们感到羞耻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情感体验:•羞耻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反应,它能够催人奋进,也可能使人丧失对自己的信心。P25•(1)正确的方法是由“知耻”而“记耻”,由“记耻”而“奋发”,这样才能不断取得进步。•(2)因为试图掩饰错误、逃避现实,或是采取不正当的方法来促使面子,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耻辱和痛苦,丧失对自己的信心。交流展示:•羞耻之心有何重要意义?(作用)•(1)羞耻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反应,能够催人奋进。P25•(2)羞耻之心对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至关重要。羞耻之心对公民切实履行社会道德义务,树立道德责任感,具有普遍的实际意义。P26•(3)有利我们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责任感,培养和增强我们使命感。P26想一想:如何培养羞耻之心?•培养羞耻之心,就要按照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P26拓展延伸:民族耻辱感与民族责任感•南京大屠杀我们知多少?(发生的时间、死亡人数、战争性质)民族责任感与民族耻辱感的关系?•对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责任感,从某种角度上说,是在民族耻辱感的基础上萌动、产生和发展的。只有勇敢正视“耻辱”,并从中汲取动力的民族,才是伟大的充满希望的民族。宣誓:•我们要有民族耻辱感,•我们要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责任感,•我们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本堂课的我的收获:•1、羞耻之心有何重要意义•2、培养羞耻之心•3、羞耻感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正确与错误做法•4、民族责任感与民族耻辱感的关系当堂检测:•同步练习p18-19页。立身需要自尊学习目标:1、自尊的观念及其重要性2、自尊与虚荣、自傲的区别以及对我们的要求我的自尊体验•当我被人无端地指责甚至谩骂时,我会:•当我的建议被老师或同学采纳后,我会:自主学习:1、什么是自尊?•自尊也称自尊心,是一种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与爱护的心理。自尊的力量交流展示:•自尊的重要性是什么?•(1)自尊心是人们前进的动力,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人生若失去了自尊,生命便没有了价值。•(2)自尊是成才和成功者必备的心理品质,是一个人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一个人有了自尊,就会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为人处世就会光明磊落。个人的生命因为有了自尊,才显得更加有力,社会也正因为有了千千万万这样的人,才更加繁荣强大。•(3)自尊知耻可以转化为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民族和复兴和祖国的富强。情感体验:•自尊与虚荣、自傲的区别以及对我们的要求•(1)区别:自尊与虚荣不同。自尊是对自己负责,追求的是踏实;虚荣是为自己化妆,追求的是表面的荣耀和光彩。自尊与自傲不同,自尊的人没有傲气,但有正气;自傲的人自视清高,目中无人。•(2)要求:要做到自尊不自傲,自尊不虚荣。拓展延伸:我们中学生怎样维护自尊?•(1)维护自尊应从实际的需要出发,让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