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9页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三因素我们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但是为什么要改?怎样去改?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源头上来分析,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过程中,到底是哪些因素在起决定性的作用?国际上有这方面的研究,经过元分析和数以千万计有效教学和课堂指导成果的综合分析,得出了影响学生学业成就最重要、远超过其他的三个因素。第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对自己的挑战性期望。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产生对自己的挑战性期望。一个学生有没有学习的兴趣,有没有学习的爱好,决定着他能否真正进入到学习过程当中。有了兴趣,有了爱好,学生还要对自己有一定的挑战性期望。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挑战水平,对有的学生来说,由不会到会是挑战,对有的学生来说,会了之后要追求卓越是挑战。一个人对自己有了挑战性的期望,他才能够真正进入学习过程。学生对自己产生了挑战性期望,其中也就包括了学习的自觉、自信和自学要求。如果一个人没有自觉,没有自信,不会自己学习,他始终不能摆脱灌输式的被动学习。任何一种教学改革,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能够让学生产生对自身水平的挑战性期望,它所带来的学习效果一定是最好的。比如说成功教育,其关键在于学生的自信,如果无法建立自信,学生就会始终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学习的效果不可能好。第二,合适的学习时间和有效的学习机会。学习要取得成效,要保证有一定的学习时间。但是,学习的时间不能太长。相比较而言,中国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比较长一点的。另外,要提供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机会。表面上看起来,学生的学习机会是很多的,但是有的学习机会不具备学习的内涵,结果可能就是无效的。所谓有效的学习机会,包括设置良好的学习情境等各个方面。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学习对象的特点来设置学习情境,可以设置具体的学习情境,也可以设置抽象的学习情境,可以设置形象化的学习情境,也可以设置逻辑性的学习情境。一般来说,文科学习可能形象化的情境比较多,理科学习逻辑性的情境比较多。学习情境的提供一定要合适、有效,才可能带来学生好的学业表现。第三,教师的针对性教学。有效学习往往是个人化的、有针对性的。所以教师的教学要关注两个词,一个是“个人化”,一个是“针对性”。我们的教学,如果说是从每个人不同的学习需求来设计的,而且是针对每个人突出的问题和特殊的需求来开展教学的,效果一定会好。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次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也提到要“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需要”,我们的教育教学必须要精确到与学生的需求相联系。上世纪90年代,飞虹中学进行“分层递进教学”改革,说到底是因为学生的需求跟老师的要求不协调,老师的要求太高,学生的水平还没达到相应的程度。实施分层递进以后,学生的需求跟老师的要求吻合了,教学效果马上就显现了出来。这个实际上就是个别化、针对性的教学。以上三个因素,其实可以归结到一点,那就是把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放在中心位置来考虑教学工作。——————————出自《上海教育》2011年4A。顾泠沅第2页共19页第1页共1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9页芬兰的教育质量评估不是基于具体学科进行的,而是将学科能力分解为两个维度:认知技能和情感控制技能。前者包括语言、与数量相关的理解、文化的解释和概念、逻辑推理、抽象和形式、对学习和推理的整合、学习技巧、计划和执行;后者包括顺应和坚持、调整学习活动和资源管理、设定理想和承受并存的正负面情感等,同时收集学生个人、家庭、学校背景方面的信息。其评估对象是一、六、九年级以及其他成人教育、职业学校的学生。日本的评估集中在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分年度考察小学六年级、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学生不同学科(语文、社会、数学、理科、英语)的水平,并考察学生掌握技巧的程度和质量、学习态度、兴趣和信息能力等多个方面。——————————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国际比较辛涛1,李峰1,李凌艳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教育质量监测的理念教育质量监测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