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模式教学反思鹿寨县初级实验中学温燕芳一种新教学模式的成败主要在于它是否对课堂有推动作用,而课堂教学的成败主要在于教师。确实,每一场课程改革都是在每一个真真实实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的,而决定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一线的每一个教师。所以,我们教师自身首先要更新已有的陈旧的观念,树立起符合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并切实地将这一新理念渗透于我们日常教学中.“中国人不学外国话”,在孩子中传为佳话。我所在的地区,英语基础薄弱,大多数的孩子在上初中后才学英语,所以,到了初二上学期,很多学生的英语是缺腿了的,成绩优秀的没几个,加之随着年级的上升,英语课文逐渐缺少了趣味性,变得庸长乏味,很多学生对英语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成绩越来越差。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打破这种课堂上的僵局,于是,参与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的运用,始终能让学生在宽松,庄重,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进行语言的学习,表演,竞争和相互评价,为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现象而努力。许多中学的老师或许都有此感叹: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似乎总有那么一段距离,好像很难做到“言行一致”!其实在不少英语课时上,只要教师用一些心思,想一些点子,找到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相似的切入口,完全可以体现任务型教学的真实性,实用性和功能性。实物最能吸引学生视线,实人实景更能使他们感到亲切自然真实可信。根据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在教过去进行时这一时态时:我让学生自己准备教学用具,并把全班学生分为六人小组,并创设了一个情景。T=TeacherB=boysG=girlsT:Whatwastheboydoingat8:00lastnight?G:Hewasplayingbasketball?G:Whatweretheboysdoing?T:oh,theywereplayingbasketball.B:Whatwasthegirldoingatthistimeyesterday?T:Shewassingingasong.B:Whatwerethegirlsdoingatthattime?T:Theyweresingingsongs.叫学生在小组内操练,学生操练表演完对话之后,大部分学生基本弄清了对话内容,然后再放录音,学生听课文内容,跟读课文内容。在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总结句型。找出过去进行时的结构(was/were+v.ing),be随人称和数的变化而变化。当然,此时,我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听这一组学生的对话中是否有误。如此通过用实景教学,加深学生对我国与讲英语国家之间人称和数上有不同点的认识,学生在课堂表演中也正确掌握了运用英语。在课堂上运用到了真实的教具及教学情境,并设置了小组积分制的竞争机制因此学生很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七八个小组的学生都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我根据各小组表演的情况分别给予他们打分评价并配以实物奖励等等,让参与的学生都有了一种成功感和被认可的感觉。英语教学中应该是“听,说,读,写”都应有涉及。因此,我布置给学生的最后一个任务是让他们每个组写出六句关于过去进行时的句子,小组合作完成。(要求:字迹美观,内容合理,语法正确)然后在课后我选择了部分优秀的文字稿张贴在班级的“风云榜”中。,并给写得好的小组加分。“学中用,用中学”是我们教师一直提倡的观点。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现在进行时}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并让学生体验到被认同感和使用英语所能获得的成功感,获得了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在本节课中,教师实际上是“导演”,对学生提出角色体验的要求,并通过示范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学生始终带着一种新鲜感和好奇心去学习、理解所学的英语,由此也达到了这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英语课堂教学应更加需要情趣、体验、多维和互动,由教师的讲授型向学生的探究型学习转变。同时教师要会欣赏学生,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自己去解决问题,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会知识。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教育最终目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真正的主体,教师起到主导作用,积极的改进教与学的关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