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青春献给你——可爱的万盛作者:中盛小学陈亮2014年是万盛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全区上下在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推进实施“315”发展战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效。如今的万盛,产业发展日益壮大,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旅游开发上档升级,万盛的前景无限美好。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万盛人,我为万盛的一切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同时深感在家乡如火如荼的建设里我责无旁贷的应该成为万盛改革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如今的我已经在万盛从教十四年。在这十四年里,我始终把自己武装成“战士”的状态,让自己在本职工作中充满“战斗”的激情,立志把自己的青春激情燃烧在我无比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充满激情的“奉献青春、爱岗敬业”是我表达爱的方式。记得师范毕业那年,我在一所偏远的村校任教,心里有着巨大的落差,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丝毫没有被动摇。在这样一所设施简陋、条件落后的学校里,反而让我更加坚定于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我在向老教师请教业务知识的同时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日益精进,在教会孩子知识的同时也让孩子们学会了做人。三年后,我担任该校负责人,当时的我浑身充满了更多的力量,心中填满了美好的憧憬,决心要让学校在我的带领下有所变化。于是,我一手抓教师业务,努力提升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一手抓学校的硬件改造,尽量让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更加舒适。可是,在当时那样的经济条件下,要改善办学条件谈何容易。尽管如此,我没有放弃,首先着手的就是改造学校的土操场,再也不能让孩子们在坑坑洼洼的操场玩耍了。说干就干,我先后找到村支书、村主任,还有我们学区的校长说了我的想法,也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在他们的帮助下,很快筹措到了一些资金,不过离预算还相差甚远,怎么办呢?看着孩子们在雨后泥泞的操场上玩耍,我万般揪心,经过再三考虑,觉得不能让孩子们再等了。办法总比困难多,于是我带领全校师生在课余时间投入到劳动中,运砂石、抬水泥......附近的村民也来义务投工,就这样拼拼凑凑的忙活了两个月,学校的操场混凝土硬化工程终于完成了。看着孩子们在操场上快乐的嬉戏、玩耍,那种晴天是灰,雨天是泥的情景永远不复存在了。一种释然涌上心间,一切的辛苦都是那么的值得。在三年的村校负责人生涯中,我还组织老师们维修桌椅、更换老化电线、美化校园环境,一个小而精、小而美的学校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在那三年的时光里,条件是艰苦的,但心情是舒畅的,老话说得好“力气无根,使了又生”,能为山区教育事业出份力,我自豪!2007年,我调到了南桐中心校。报到的第一天校长就安排我担任学校班风最差的毕业班的班主任,以及数学学科教学工作。时间紧迫、压力山大,又不能辜负领导对我的信任,我只有改变思路找寻出路。于是我开展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了解学情、家访、电访......;通过摸清学生情况,确定工作方向;和家长沟通交流,取得家长的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和学生交心、谈心: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在教学中采取生动活泼的授课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逐渐取得了学生的信服,正所谓“亲其师,才信其道”,俘获了学生的“芳心”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水道渠成了。就这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学生学风涣散;班风脏、乱、差等得到了彻底的改善,学生的毕业测试成绩也达到了上级下达的指标。回想起那一年的工作经历,是我一辈子的工作财富,“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这是千真万确的。在随后的几年里,我一直秉持着肯干、肯学的工作态度,积极投身教研、教改;上公开课、汇报课;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等,真是乐此不疲。现在,我到了中盛小学。这是一所走在万盛教育发展改革前沿的学校,这里汇聚了众多的教育教学人才,在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里工作,我的“战斗激情”再一次被激发到了一个高度。面对着每天高强度的工作量,我不退缩、不懈怠,用我旺盛的激情去迎接每一次的工作,我不仅要好好干,而且要干好。虽然在新的环境里还没有什么突出的成绩,但我坚信,只要肯努力,只要有梦想,只要我拥有饱满的激情,就一定会在本职工作中有所建树。万盛经开区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它正焕发着勃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