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47页例1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能力,初步利用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小棒20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1、谈话引入。孩子们,假期的时候,你们喜欢到哪儿去玩啊?(游乐园)那么今天我们就在小精灵的带领下再到“快乐的游乐园”里去感受一下吧!2、出示教科书P46情境图,瞧,游乐园里多热闹啊!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个游乐项目?二、认识“几个几”1、我们先去小飞机那儿看看。仔细观察,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你能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吗?列式:3+3+3+3+3=15,读一读这个算式观察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都是3)有几个3?为什么是5个3呢?再次数一数,感受5个3。请你选择一个最喜欢的项目进行研究,圈一圈,数一数,然后把算式写在本子上。2、出示小火车图,有谁选择的是小火车这个项目的?指名说说观察到了什么,你想提一个什么问题?怎样列算式?板书:6+6+6+6=24师:如果再增加一节车厢,就是几个6了?算式怎么办?再增加一节车厢呢?也就是说,有几节车厢就有几个6。3、有谁研究旋转木马的?指名按上面的顺序说一说。板书:3+3+3+2=11比较算式:这个算式与上面两个算式比,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板书:加数相同的加法这个算式还能用几个几表示吗?4、过山车方法同上。板书:2+2+2+2+2+2+2=14齐读这个算式,问:读完这个算式,你感觉怎样?(很麻烦)如果是20个2相加呢?100个2相加呢?(更麻烦)三、认识乘法1、同学们,真了不起,解决了游乐场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请同学们观察我们写出的上面这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加数相同)2、有没有简便的方法表示这个加法算式呢?数学家想出了用乘法来表示。3、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谁会用乘法表示?4、学习乘法算式的读、写,认识乘号。7个2相加,用乘法算示可以写成2×7=14,也可以写成7×2=14。这两个算式中间的符号叫什么?谁知道?(板书:乘号)乘号像什么呢?小结:乘法和加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乘法就是有这样的加法得来的,所以,数学家们把加号一斜就创造出了一个新的符号——乘号。板书:2乘7等于14,7乘2等于14。齐读、同桌互相读。引导说说这里的2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5、你知道吗?(P51介绍)6、算式对比,沟通相同数相加与乘法算式的联系,体会乘法的简便。板书: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7、学生尝试把上面的两个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师引导观察:3×5=15这道乘法算式中的3表示什么?在图里能找到吗?在算式里能找到吗?5表示什么?在图里能找到吗?在算式里能找到吗?同法:6×4=24四、巩固、应用1.摆小棒:①第一次摆2根,摆4次。指名说算式。②摆6个2。指名说算式。问:为什么不用加法算式?③想象:摆10个2。列出算式。怎么都没有人列加法算式呢?2.智力大闯关:(1)我是小法官:4+4+4=4×3()8+8+2+5=8×4()2+2+2+2+2=2×5()6+6+6+3=6×4()(2)“做一做”第2题(3)“做一做”第3题,找朋友游戏。五、思维拓展:出示旋转木马图,想一想,除了用加法计算,你还可以怎样算?课后和小伙伴交流一下吧!六、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加数相同的加法→用乘法→比较简便5个3相加3+3+3+3+3=153×5=155×3=154个6相加6+6+6+6=246×4=244×6=247个2相加2+2+2+2+2+2+2=142×7=14读作:2乘7等于147×2=14读作:7乘2等于14乘号3+3+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