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理念问题研究报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执政能力的增强,以执政理念的进步为前提。因此,对执政理念进步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充分认识执政理念的内涵、性质和功能执政理念是一个政治理论问题。有人认为:“执政理念是指执政党的思想和政治路线,是执政宗旨,即为谁执政,代表谁的利益。”执政理念“可以理解为执政的指导思想,其中主要的应是价值取向。”有学者指出:“执政理念,是指导执政治国活动的基本观念。执政理念是执政理想、执政原则、执政思路的集中体现。“执政理念是执政党围绕执政目标所确立的基本理论原则和行为准则。”此外还有的论者认为执政理念是执政党对自身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及其对党执政提出的内在要求的全面认识,是一种深层次的理性认识。它包括对党所处环境的认识、对自身所面临机遇和挑战的认识、对自身状况的认识和对历史责任的认识等。从众多关于执政理念的阐述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执政理念的本质要素:一是强调执政理念在执政能力、执政理论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与重要作用;二是在认识的逻辑层次上,执政理念是一种深层次的理性认识;其三,执政理念是一个价值观念的体系或系统。基于上述分析,对执政理念可以这样表述:执政理念,指的是一个政党对其自身为何执政、如何执政、为谁执政、靠谁执政的规律认知、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是执政党以执政宗旨为核心的一整套执政观的价值判断,是关于执政理想、执政准则、执政思路的深层次的理性认识。作为政党执政素质和能力的核心,执政理念贯穿于执政理论与执政实践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政党执掌政权的宗旨、治国方略、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社会力量配置,以及在执政的条件下党的自身建设等方面。确立科学、先进的执政理念,对于深化执政理论,提高执政能力,促进执政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执政理念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执政实践,集中反映了政党对执政规律的认知水平。社会存在决第1页共13页定社会意识,执政实践决定执政认知。执政理念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执政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高度概括。执政理念也因其对执政实践的反映而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任何政党的执政理念无不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科学、先进的执政理念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反映了政党对自身角色的深度体认、执政经验的理性总结、执政规律的准确把握和执政方式的科学概括,是政党执政能力的“本”和“源”,是衡量执政党理论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就是对55年执政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科学总结的结果,是科学判断历史方位和时代潮流后的积极之举,标志着我们党执政意识的新觉醒,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新成果。其次,执政理念作为政党价值导向的核心,是对政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追求的具体反映,是指引政党前进和进行社会动员的一支号角。执政理念是政党对客观执政实践的主观认知,但同时又内在地包含了政党的价值导向和政治追求。任何一个现代政党都必须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这是执政党的执政宗旨和目标是否明确的前提条件,也是执政党争取和巩固执政地位的首要标准,因为人民总是首先以一个政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作为判断其优劣的主要依据的。这就使得执政理念具有政党标志的意义,具有统一全党、凝聚群众、动员全党、号召群众的政治功能。执政理念的进步与否,社会认可与否,一定程度上对政党执政能力的强弱具有指标意义,对确定和巩固执政地位、实现长期执政具有关键作用。科学、先进的执政理念,来自于对时代潮流的准确把握和民众意愿的科学提炼,因而往往容易取得社会的认同,降低政治动员的成本。第三,执政理念作为政党行为规范的核心,反作用于执政实践,引领着执政实践,支配和制约着执政能力的提升。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具有主观能动性。执政理念也是如此。执政理念一旦形成,反过来就会指导和影响执政实践。有什么样的执政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执政实践。科学、先进的执政理念对执政实践产生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发挥着有效的规约和引导功能,是政党之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