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诗四首母亲整体感知精读课文写作背景同题诗歌作者简介下一页冰心,原名谢婉莹,生于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逝世。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革命潮流影响下,为了探索人生的道路,暴露社会的黑暗,开始以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的小说创作。诗集《繁星》《春水》除了表现母爱外,还记录了作者零星的感受和玄想,文笔隽逸,艺术精巧。1923年燕京大学毕业赴美留学,把在旅途和异国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在当时影响较大。全国解放后,1958年《人民日报》刊登了她的《再寄小读者》。粉碎“四人帮”后,她继续写了《三寄小读者》等。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集》《冰心散文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等。返回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返回这首小诗是她在一个雨天看到一张大荷叶遮护着一枝红莲,触景生情而写下来的:“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隐蔽?”根据雨中荷叶庇护红莲的感触,冰心写成《母亲》一诗。返回朗读全诗,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诗中把母亲是人生唯一可靠的心灵避难所这种思想感情,凝练得更加鲜明、深刻,歌颂了“母爱”的博大无边、伟大无私。返回1、文中的两个“风雨”意义相同吗?为什么?2、诗中的两个“躲”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前者指的是自然界的风雨;后者指的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感情)受到的打击。返回诗人巧妙地借前一个“躲”字引出第二个“躲”: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伟大。返回纸船整体感知精读课文写作背景拓展训练比较阅读下一页上一页1923年8月17日,诗人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8月19日抵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从写作时间来看,这首诗是诗人于游览横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接近。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与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诗人格外怀念母亲。于是写下《纸船》这首诗。返回朗读全诗,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返回1、试着找出诗中你认为精彩的诗句,并说说其作用。2、诗歌的构思十分新颖独特,试举出一两个例子谈谈自己的看法。开头“留着、留着,一只、一只”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不停地留,不停地叠这些动作,表现诗人执拗劲儿,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结尾“含着泪叠的”这里的泪是爱与思念的结晶。“悲哀”是爱的极致,思念到极点的感情外现。一个“求”字突出了诗人思念之苦,包含了女儿对母亲的全部的爱。返回用叠纸船放到水中寄给亲人就已经很有新意了,诗人又设想母亲能在梦中见到它,这就超出了一些泛泛写怀念母亲的诗篇,故十分新颖独特。返回《纸船》中作者用叠纸船这个细节寄托了对母亲的挚爱,你能否也仿写一个细节表达同样的感情?返回《母亲》《纸船》都是冰心写母爱的代表作,仔细品味和辨析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没有区别?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前者是一种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而后者则是步入青年以后对母爱的怀念和依恋,体现和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返回母子或母女之间的感情,是一个随着双方年龄不断变化而互相转移的过程,二者的不同恰好表现了不同年龄阶段对母爱的认同和理解。返回成功的花整体感知精读课文拓展训练上一页下一页首页朗读全诗,体会人们和作者对成功者分别是怎样的态度?体会作者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惊羡不敢苟同返回“成功的花”的特点是什么?“成功的花”是怎么得来的?“花”“芽”这两个意象分别指代什么?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在诗中,一个成功者需要做出多大的牺牲?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你从花的历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这首诗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到并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而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