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全国卷5年考情导向考点考题考情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2013·卷IIT31: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2013·卷IT5,2014·卷IIT31: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2016·丙卷T5:食物链中种群数量的分析1.近五年课标卷对生态系统的考查难度较小,侧重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特点以及稳定性的类型、高低的判断等。2.题目常借助简洁的文字材料或者结合具体的食物链、食物网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及三大功能,填充内容注重教材中的相关科学名词及结论性语句的考查。3.备考时可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1)分析、理解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2)借助图解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3)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大小、破坏及对稳定性的保护措施等。(4)运用实例识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2014·卷IIT31:物质循环的形式2015·卷IT31、2015·卷IIT31:能量流动的特点2016·乙卷T5: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2016·丙卷T5,2016·丙卷T31: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及能量流动的特点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Ⅱ)2014·卷IIT31: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信息传递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2013·卷IT32:稳定性的类型及影响因素5.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Ⅱ)5年均未考查6.全球生态环境问题(Ⅰ)5年均未考查7.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Ⅰ)5年均未考查考点串讲1|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2016·全国丙卷)“”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C[→→→→根据文字信息写出食物链:植物蝉螳螂黄雀鹰,鹰的迁入会导致黄雀减少、螳螂增加、蝉减少等系列变化,故A项错误。细菌一般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分解者从动植物遗体遗物中获得的能量大部分会通过分解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会再被生产者利用,故B项错误。鹰的迁入使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由4个营养级变为5个营养级,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故C项正确。鹰的迁入使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营养级增加,但食物链还是只有一条,所以能量流动的方向未改变,故D项错误。]2.(2015·全国卷Ⅱ)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B[A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B项,当生态系统达到相对稳定时,能量不是没有输入和散失,而是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C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项,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3.(2016·全国丙卷)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冻原生态系统中温度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有利于土壤中有机物质的积累。(3)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因此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答案】(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低温下,分解者的分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