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题1题多练(五)生命活动调节A1.(2019湖北武汉六中月考)如图为某反射弧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和ⓑ为电位计。用适宜刺激皮肤后,电位计ⓐ和ⓑ有电位波动,且肌肉收缩。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效应器的结构是。(2)若该反射弧为某同学的缩手反射弧,该同学手指不小心碰到针尖,会立即缩回,但是当医生用针刺其手指皮肤取血化验时,手指可以不缩回。此现象说明:。(3)若该反射弧为某脊蛙(破坏蛙脑,保留脊髓)的搔扒反射弧。实验过程中,将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未出现波动,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①;②。(4)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你的实验方法和现象:。2.(2019湖南株洲质检)流感是冬春季高发急性传染病。下图表示流感病毒侵入机体后,在树突状细胞内发生的过程,据图回答问题。(1)病毒进入胞浆后,合成病毒蛋白进入囊泡结构。如图可知该囊泡上有名称为蛋白能与溶酶体相锚定并融合,抗原蛋白会被分解为,与MHC-1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返回到细胞膜表面与T细胞表面受体TCR结合,一方面T细胞会增殖分化为与靶细胞的密切接触,使细胞裂解死亡。另一方面细胞在少数病毒刺激下,加上T细胞释放的作用,使其增殖分化,进一步产生抗体。由此可见树突状细胞在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是(至少答出一点)。(2)病毒包膜上两种重要的糖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分别与病毒的吸附、传入和传播有关。H和N后方数字表示不同病毒亚种,如H7N9。不同的病毒结构特征不同且变异快,你认为其原因是,因此研发通用疫苗难度非常大。现在常用的流感三价裂解疫苗,主要含有三种病毒的成分片段。3.(2019广东汕头质监)人体血糖的相对稳定是神经系统和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图为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曲线a、b分别表示、。(2)当血糖升高时,下丘脑通过分泌(填“神经递质”或“激素”)调节胰岛B细胞的活动。某糖尿病患者体检时,发现体内的胰岛素含量正常,但其体内的血糖浓度却较高,可能的原因是。(3)有一种糖尿病,是因为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这种糖尿病属于病。患者(填“能”或“不能”)用定期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控制血糖。(4)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有:作用途径是通过;作用范围较为等。参考答案大题1题多练(五)生命活动调节A1.答案(1)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骨骼肌(2)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3)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4)刺激电位计ⓑ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电位计ⓑ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未出现电位波动解析(1)据图分析,图中表示效应器的结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骨骼肌。(2)手指不小心碰到针尖会立即缩回,属于非条件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当医生用针刺其手指皮肤取血化验时,手指可以不缩回,是条件反射,其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低级中枢位于脊髓,此现象可以说明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3)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有波动,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没有影响;电位计ⓑ未出现波动,未出现屈反射,说明该药物应该是抑制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所以可能的原因是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也可能是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但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只能从突触前膜传递给突触后膜,而不能倒过来传递。验证此传递特点时需要选择传出神经与效应器之间的部分,然后给予适宜刺激,观察效应器及刺激部位另一侧的传出神经以及跨过神经中枢的传入神经的电位变化。因此实验设计思路是刺激电位计ⓑ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现象为观察到电位计ⓑ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未出现电位波动。2.答案(1)WDYF-4短肽/肽效应T细胞B淋巴因子吞噬、处理、呈递抗原(2)单链RNA结构不稳定,易突变HA、NA蛋白/神经氨酸酶、血凝素/糖蛋白/包膜蛋白解析(1)由图可知,病毒囊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