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23—24页的内容,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四的第l一2题。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观察、讨论,使学生准确地掌握圆锥的特征,认识到圆锥和圆柱的不同。2、认识圆锥的高,学会测量圆锥的高。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圆锥的特征及各部份名称,圆锥与圆柱的不同教学难点: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教学准备:要求每个学生用教科书123页的图样做一个圆锥的模型,仿照第24页做一个直角三角形硬纸,贴在木棒上,并让学生收集一些圆锥形的实物,教师准备一个圆锥形物体,一块平板(或玻璃),一把直尺,一杆新铅笔,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一杆新铅笔,提问:这杆铅笔是什么形状的?你能说说圆柱的特征吗?2、用削笔器把这杆新铅笔的一头削好,展示:看,现在这杆铅笔是什么形状了?3、课件出示课本23页的三幅圆锥形实物图。并抽象出圆锥体的几何图形,说明它们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的物体?课件补充出示。4、引入:看起来,圆锥在我们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锥,看看哪有哪些特征。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思考题:(1)拿出准备好的圆锥,看一看,摸一摸,感受一下,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2)它和我们所学的圆柱有什么不一样?(3)圆柱的高指的是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那圆锥有没有高?你们认为圆锥的高在哪?怎样测量圆锥的高?为什么要这样测量呢?学生先自自己思考,然后小组交流。2、指定几名学生说说自己观察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底面,是圆,等等。3、师:那你觉得圆锥和圆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引导学生说出:圆柱有两个底面,圆锥只有一个底面;圆柱和圆锥都有一个侧面,是曲面,但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圆柱没有顶点,圆锥有一个顶点等。4、师:圆柱的高指的是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那圆锥有没有高?教师顺着母线的方向演示。问:这条线是圆锥的高吗?那你觉得圆锥的高指的是什么?让学生看着圆锥形物体,引导得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指名学生回答后,提问:圆锥的高到底有多少条呢?为什么圆锥只有一条高呢?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同桌的两名同学相互指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顶点,注意提醒学生圆锥的高是不能摸到的。5、师:学到这你知道圆锥和圆柱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同桌互相完整地说一说圆锥和圆柱的不同之处。6、测量圆锥的高。(1)师:我们已经知道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那你认为应该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课件出示测量方法: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块平板来测量。(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学生按照课件上提示的方法,同桌两人合作测量出自己准备的圆锥形模型或实物的高。(2)师:刚才同学们测量了圆锥的高,你觉得在测量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指名学生说一说,得出测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1)圆锥的底面和平板都要水平地放置;(2)读数时一定要读平板下沿与直尺交会处的数值。(3)师:想一想,这样测量圆锥的高是什么道理呢?引导学生得出其实就是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7、活动:用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那么绕全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旋转,会形成什么形状?拿出你准备的三角形硬纸,快速转动它,看一看是什么形状。三、巩固练习1、判断①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②圆柱的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也是长方形。()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任意一点的连线叫做圆锥的高。()④圆锥的底面是圆形的。()2、做练习九的第1题。让学生自由地想,只要是接近于圆锥的都可以视为是圆锥。3、做练习九的第2题。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自己或其他同学表现的如何?评价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