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她是我的朋友》,文中的“她”指?“我”指?2、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齐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很多,今天,我们采用的是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方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深入文本,品读感悟。故事发生在战争时期,有一天,几发炮弹,落在一所孤儿院里,两名儿童当场被炸死,还有几名儿童受了伤,其中有个小姑娘受了重伤。(定格受伤的小姑娘。)1、抓住“迫在眉睫”学习课文3、4自然段。这个受伤的小姑娘她现在伤势怎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读课文3、4自然段)我请一个同学说说小姑娘的伤势怎样?(生: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严重,如果不……死去。)从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读出你的感受。(生: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谁来读这个句子,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情况紧急)你能读出来吗?老师还没有感受到情况的紧急,注意红色的字体,你再读一读。看来你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生:齐读)这种紧急的情况,课文中用到了哪个成语?(生:迫在眉睫。)读得紧迫一点。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你是怎么知道的?(联系上文、分解组合法、找近义词)想一想:你能选择哪个场景,用迫在眉睫说一句话。你还能联系生活实际,用迫在眉睫说一句话吗?输血还能再等吗?(生:不能)情况如此危急,输血——(生:迫在眉睫。)2、学习第五自然段,体会人物的矛盾心理。就在这个迫在眉睫的时候,谁站了出来愿意为小姑娘献血?(生:阮恒)阮恒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对吗?(生:不对)你从哪里知道的?(生:“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阮恒在犹豫呢?(生:颤抖、举起、放下、又举起)颤抖:做颤抖的动作,除了犹豫还有什么?(害怕)你能够读出阮恒的犹豫和害怕吗?(生读)点评你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来阮恒在犹豫?(举起、放下、又举起)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他在想:(生:朋友受伤了,我要为她献血)对阿!朋友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可是为什么他忽然把小手放了下去呢?他在想(生:他害怕献血会死)他因为害怕所以把手放了下去,可是,然后他又把小手去起来呢?(生:如果我不给她献血她会死去。)看来我们已经走进了阮恒的内心世界,我们能通过朗读把他的心理表达出来吗?(齐读)阮恒是如此犹豫,如此矛盾,却仍然下定决心为小姑娘献血。我们能读出他犹豫之后的坚定吗?(齐读)这段话抓住了阮恒什么来体现他内心的犹豫?(板书:动作)13、感情升华:献血义无反顾。在输血的过程中,阮恒说的话不多,但他内心的想法多不多呢?从哪儿看出来的不着急。(读课文8—10自然段,画出描写输血过程中阮恒表情和动作的句子,说说你的感受。)画好了吗?我请同学来说一说你画的哪句?(生: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我从他一动不动体会到阮恒很坚强很勇敢。)能把他的这种坚定、勇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生再读句子)还体会到了什么?还有描写阮恒动作、表情的句子吗?(生: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手捂住了脸。)(生: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生: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刚才同学们找到了这些句子。这些语句写出了阮恒的痛苦。聪明的你一定能发现,这三个句子中都有一个表示“哭”的词语。哪三个?(生:啜泣、呜咽、哭泣)啜泣:一吸一顿地哭(生示范)呜咽:低声哭泣(生示范)从啜泣,到呜咽,到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你体会了到什么?(生:哭得越来越厉害)这是为什么呢?(生:因为他内心的害怕与痛苦越来越强烈了。)我们能把阮恒内心的害怕和不断加深的痛苦读出来吗?(生读:三个句子)右边两组读第一句,左边三组读第二句。全体同学读第三句。明白要求了吗?(齐读)这三句话是通过阮恒的表情和动作来体现了他的内心不断加深的痛苦。请同学...